習拜會|從「太平洋」到「地球」:新舊秩序的界碑

【熊猫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11月16日進行了超過三個小時的視頻會晤。雙方的共識是重新確認中美關係的重要性以及管控衝突的緊迫性。

習近平說,中美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應該加強溝通和合作,既辦好我們各自國內的事情,又承擔起應盡的國際責任,共同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這是中美兩國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也是中美兩國領導人的共同使命。

他指:「未來50年,國際關係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中美必須找到正確的相處之道。」「地球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各自和共同發展。」

拜登亦稱美中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美中作為兩個世界大國,對美中兩國和世界人民都負有責任。

習近平還說中美應以建設性方式管控分歧和敏感問題,防止中美關係脱軌失控。拜登也提出雙方應通過開誠佈公和坦率對話,增進對彼此意圖的了解,確保兩國競爭是公平、健康的,而不會演變成為衝突。

「國際關係中最重要的事情」,「地球足夠大」,「對世界人民都負有責任」,「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類似的措辭無不提醒人們中美關係已經不是單純的雙邊關係,這對關係所具有的世界意義是前所未有的,是獨一無二的。

習拜會清晰擺正了兩國關係的位置。不是美國對中國的單方面打壓、單方居高臨下,這是兩個實力相當的大國的相處,是在處理一對舉足輕重的關係。

拜登稱美方不尋求改變中國的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這句話前不久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提過。從沙利文到拜登都在提,基本上可以確定,這不是隨便說說的一句話,而是美國內部討論過的官方政策。

不尋求顛覆中國體制,尋求雙方共存,這是美國對華政策的非常重要轉變。拜登政府認識到顛覆中國體制是短期內不可能實現的目標。從一個側面承認了中國崛起的現實。

拜登否定特朗普(Donald Trump)時期的全面對華對抗戰略,除了二者政黨政見有差,最根本的原因是拜登認識到中國的存在不是通過顛覆體制就可以抹去,中國的發展不是通過打壓就可以遏制,必須同中國共處共存。

習近平2012年作為中國國家副主席訪美前夕接受《華盛頓郵報》書面採訪,當時他提出寬廣的太平洋兩岸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2014年習近平作為國家主席在同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會見時重申太平洋足夠大可以容得下中美,2017年11月接待特朗普訪華時,習近平又一次提到了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而這次同拜登會晤時他提出地球足夠大可以容得下中美。這是重要的地域擴大表述。如果說十年前八年前中國對中美G2以及C2(即「兩國協調」)的提法是避之不及的,那麼今天,中國已經有足夠的實力和自信同美國平起平坐。

雖然拜登在國內面臨輿論壓力仍然需要包裝對華強硬的姿態,在國際上面臨團結盟友的壓力一直淡化對中國的認可,但是作為一個傳統政治家,他在處理對華關係時的主張是冷靜理智的,中美G2這一定位本質上是清晰的。

此次會晤的最大意義是中美關係的核心定位得到了雙方的一致認可。習近平和拜登,從中美經貿問題、台灣問題談到民主自由、能源安全、全球防疫、阿富汗、朝核、伊核,話題的深度與廣度再次證實了中美關係的份量。

儘管世界格局也呈現多極化,歐洲、俄羅斯、印度、日本等都是當今世界非常重要的力量,但是中美關係仍然是重中之重。無論是歐洲還是俄羅斯抑或是日本印度,他們的對外政策只能在中美關係的影響下慎重抉擇、小心佈局。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