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AI魯迅聊文學 刷臉借書「即攞即走」 北京城市圖書館 「山間樹下」體驗「黑科技」

【中华】「您好,請問您是誰?」

「我是魯迅,抽煙,酒僅止於淺嘗,晚上11點睡,睡前我一定抽一袋煙,然後寫20分鐘批判所謂正人君子的文章……」這不是想像中的情景,而是通州的北京城市圖書館中,「元宇宙」智慧空間。

「你是誰發明的?」「請介紹上世紀30年代香港文學的發展情况?」當日,這個「AI(人工智能)魯迅」吸引了眾多遊客好奇發問,只見魯迅「張口就答」:「上世紀的香港文學,主要受到廣東方言文學的影響,許多作家開始嘗試用廣東方言創作作品……」這是由科技公司百川智能研發的AI大語言模型,讓讀者與人物對話、獲取信息。

疏首都功能 通州建文化地標

自2012年起,北京提出規劃「城市副中心」,疏解首都功能。經過數年建設,曾經破舊的通州如今已高樓林立。這座在年底開放的北京城市圖書館,就是通州文化新地標、三大建築之一,另外兩大建築──即北京藝術中心和通州大運河博物館,也在2023年底開放。

在這座圖書館,除了與「AI魯迅」暢談文學,讀者還能體驗「無感借閱」、機器人冲咖啡等「黑科技」。在24小時借閱區,只要在首次使用時進行人臉識別登記,以後每次在該區的書架拿走一本書,毋須借助任何設備,直接步出大門便完成借閱,實現「入館即還、離館即借」。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名女士離館時,館內的「無感借閱」電子屏幕,出現了其面容和借閱書籍的資料。

在該區域,讀者還能體驗具有個性化調節和記憶功能的「智慧書桌」。只需掃一掃人臉,不論燈光或屏幕亮度的設置,以後每次來到圖書館,無論坐在哪張桌,都會自動還原當時的設定。

715萬藏書 15分鐘定位配送

據《北京日報》引述首都圖書館副館長謝鵬介紹,館內建置了國內單體藏書量最大的智慧書庫,可存放715萬冊圖書,15分鐘內可精準定位取書,並由機器人配送至庫本閱覽區。

除了「硬科技」,圖書館設計將生態與傳統美學結合,建築主體由144棵搭載光伏板的「銀杏樹」撐起,這「樹冠」的天窗安裝了光伏系統,還能發電,年發電量約為25萬度。館內兩座書山線條綿延。沿着山間閱覽區拾階而上,無數書籍陳列兩側。

讀者感高端 稱選書分類欠邏輯

在通州住了一年、從事影視行業的李小姐表示,這是她第二次來到圖書館,順便體驗了一下館內的「AI魯迅」和咖啡機器人,「就是來體驗一下高科技」。

她在咖啡機器人旁邊的電子屏幕下單,機器臂便立馬啟動,在一分鐘內拉好花、冲好咖啡。她稱,這裏的硬件設施看起來很「高(端)大(氣)上(檔次)」,自習空間很多,設計也很適合打卡,應該造價不菲。但選書和分類看起來感覺「沒什麼邏輯」,例如一本雜誌就佔據了一個抽屜櫃,整體「有點看不懂但大受震撼」。

(明報)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