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国內地第34個全國土地日6月25日到來,今年主題「節約集約用地,嚴守耕地紅線」,已連續5年相同,直接反映近年土地情况。本報記者近日採訪南北各地農村發現,土地依然面對退化、污染、侵佔、旱澇,以及地方政策執行和極端天氣的重重挑戰,「端牢中國飯碗」任重道遠。本報將以系列專題,探討土地舊患新傷的表裏因素,今天見報首個題目,是農用地膜在中國成「魔」之路。
「中國用世界7%耕地,養活了世界20%人口」是中國對世界貢獻的成績單,這個「奇蹟」背後,是技術升級、土地保護、政策推動等各方面在艱難維持。其中,目前每年在內地產生直接經濟效益1200億至1400億元人民幣、被視為「走不回頭」的地膜覆蓋技術,抗旱增收數十年之餘,對土壤的危害同樣日趨嚴重。
作為中國「農業第一大省」,山東的縣城與其他省份縣城有所區別。車開進平邑縣,目所及處皆是農業用地,大蒜、玉米、小麥等各式作物長勢良好,田地處處被五顏六色的塑料膜覆蓋,白色、灰色、藍色、綠色,頭頂的大棚、地下的地膜和金黃的麥穗、翠綠的玉米葉相互掩映。
有被棄原地腐爛 有遭燒毁
山東平邑縣位於沂蒙山區西南部,縣內85%面積是山區,氣候特點是風大、雨少,氣候乾燥,易春旱。近期北方高溫乾旱,平邑縣是其中一個典型受旱地點。因此,地膜覆蓋是當地非常普遍的種植技術,但地膜用完即棄同樣普遍。記者到訪當天,田間地頭隨處可見已經廢棄的地膜,有的掩蓋在田裏,有的被焚燒到半途棄在一邊。
天氣炎熱,田間少見農戶身影,只有地膜「兢兢業業」,守護農民收入。現場有農戶在發酵牛羊糞便做有機肥,打算種些玉米和辣椒,還有些經濟作物,等成熟後出售。他的地裏也覆蓋厚厚的地膜,底下種花生和大蒜,長勢較好的花生莖稈已戳破地膜,露出綠葉。該農戶指着地膜說:「都用這個,鋪了之後打上(農)藥就不用管了,家裏就留幾個老頭子除除雜草,年輕人能出去打工。」
農民稱回收不划算 可降解版貴
地膜在北方農村常見,與山東隔着一個渤海的東北,使用地膜也是司空見慣,尤其是種植經濟作物時,為保產控溫,必須覆蓋地膜。農戶趙先生表示,種植藍莓、草莓、煙草等經濟作物時,為控制地溫,增產保產,「每家每戶都用」地膜,否則僅靠除草劑除不乾淨雜草,需僱人拔草,人工費用太高。趙也指出,今年地膜每公斤10.6元(人民幣,下同),自家種大豆、玉米這些糧食作物時不用,「用了地膜划不來」。
說到地膜去向,大家則顯得有些牴觸。記者詢問知情人士之後得知,地膜用完,若洗乾淨、晾乾,廢物回收站的回收價格是每公斤1.5角錢,但把地膜運到河裏清洗,耗費的人工、時間,不如農民到城裏打一天零工賺得多,回收地膜就顯得有些「多此一舉」。
勤快的農戶會收集地膜當垃圾扔掉,但大多也讓地膜直接爛在地裏,還有人偷偷和秸稈等廢棄作物一起焚燒。儘管近年可降解地膜研發成功,但使用成本過高,受訪農民都表示:「誰用那玩意?」
政府早就知道地膜危機,為提高農用地膜回收率,國家2017年修訂《聚乙烯吹塑農用地面覆蓋薄膜(GB13735-2017)》強制標準,規定地膜厚度不得小於0.01毫米。農業農村部2020年推出《農用薄膜管理辦法》,強調嚴厲打擊生產銷售非標準地膜、不按規定回收廢舊地膜等違法行為。
回收站拒收 業界:無補貼即蝕
然而為降低成本,0.005毫米以下的超薄地膜仍充斥各地農村,5公斤地膜就可鋪一畝地。即便農戶把地膜送往回收站,也因含有雜質、處理成本高昂,廢品收購站紛紛拒收。有塑料公司負責人透露,地膜循環回收利用業務除非有政府各種補助和優惠,或與大型種植國企(如煙草公司)合作,否則是賠本生意。但如今經濟下行,補貼政策並不明朗。
採訪中,農戶都表示地膜雖然廉價,卻能保溫保濕保藥效,十分有用。對地膜廢棄在田地的副作用,農民不甚了了。北京一位長期關注地膜污染的環保人士指出,塑料地膜的透水、透氣性差,使土壤自身功能逐漸退化,板結問題日益嚴重,令蚯蚓等可改善土壤結構及肥力、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通氣性的生物減少,作物根部倘爆發蟲害,作物將成片病變。
該環保人士不時會到農村與村民講解不清理地膜的危害,其在乾旱地區實地調研還發現,土壤殘存的地膜碎片會影響水分滲透,土壤含水量因而下降,削弱土壤的抗旱能力。而且殘留地膜會影響土壤物理性狀和正常土壤結構,降低土壤肥力,妨礙根系串通,影響正常水分和養分吸收,最終抑制農作物根系的生長發育,有損農作物生長,導致減產。
研究料全國農田120萬噸殘留
地膜應用廣,增產增收,卻難清理、回收,年復一年,關乎農業經濟安全的地膜逐漸變成「地魔」。
根據國家農業綠色發展研究院去年10月公布的科研進展,中國農業大學張福鎖院士、劉學軍團隊研究全國土壤微塑料(microplastics, MPs)殘留發現,北方農田土壤MPs主要成分為聚乙烯(PE)、聚丙烯(PP),而內地大部分農用塑料地膜即由PE製成。據估算,內地作物收穫後,地膜回收率低於60%,全國農田土壤中殘留約118.48萬噸的地膜殘體。
(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