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廣東省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將制訂《廣州早茶傳承保護規定》,列入今年立法工作計劃。近日問卷調查特別提到公眾關注的「茶位費」應否收、應如何收的問題。市民取態各異,年輕人和老年人、南方人和北方人有不同看法。廣東省餐飲協會秘書長程鋼表示,問題核心是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收茶位費是為讓企業做好服務及出品。
「央視新聞」報道,「飲早茶」是廣州飲食文化的重要一環,根據廣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就《廣州早茶傳承保護規定》立法計劃發布的調查問卷,包括是否認同店家「收取茶位費」的做法。
長者稱習俗 青年感太貴
61歲退休幹部陳毅恩認為收茶位費是廣州飲茶習俗,「都習慣了,當小費也好,當店家的消耗、人工費也好,關鍵要收得合理」。不過21歲大學生曹延熙表示,「五六元(人民幣,下同)一個人,就挺貴的,一般喝茶都是結隊去,一桌就要收三四十塊錢。」他說,「我跟我爺爺奶奶不太一樣,他們是喝茶喝很久的,喝一上午都可以,我的話就比較快節奏,我就有時候一壺茶我都不一定喝得完。就感覺有點虧了。」
據一間廣式早茶店員工表示,茶位費有高低之分。該品牌的北京朝陽區分店員工表示,「不想喝茶可以選擇不付茶位費,廣州店必須收,我們這是可以不收的,因為北方有很多人不喝茶」。
業界:顧客知情權關鍵 菜單應標明
廣州市司法局等部門就《廣州早茶傳承保護規定》立法召開多場專家論證會,就如何界定茶位費、應如何收等問題討論。與會的程鋼指出,「茶位費」問題核心是要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他建議商家,第一要明碼標價,第二茶水費最好在菜單顯示,價格要清晰,選項也要豐富。他認為,未來不僅早茶需規管,整個餐飲業也需倡導。
程鋼強調,類似茶位費的收費並非廣州早茶店特有,不是為通過立法告訴消費者、企業要收這筆錢,而是讓企業做好服務、出品,讓消費者在此文化形態當中得到不一樣的體驗,才是要推動、更核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