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前少林寺住持釋永信(俗名劉應成)涉嫌犯罪接受調查並被開除僧籍、教職後,少林寺近日「去釋永信化」,寺內與釋永信有關的紀念碑、方丈室等物件被遮蔽,作為熱門旅遊景區的商業化氣息也有淡化迹象。少林寺管理處昨通報,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千年名剎河南白馬寺方丈釋印樂,獲少林僧眾推選出任少林寺住持。
據近日參觀少林寺的遊客在社交平台分享,曾是「打卡熱點」的「釋永信大師榮膺卅代方丈」紀念碑,如今被人用木板遮蓋,僅露出雙龍碑額和贔屭底座。這塊高約3米的黑色石碑,由少林寺塔溝武術學校和少林武術國際教學中心於1999年8月20日豎立,紀念釋永信當年正式升座方丈,碑文內容記載其生平。
至於方丈庭院,被高過人的綠色鐵皮圍封,上有「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等標語,外人無法窺視院內乾坤。「鳳凰網」報道,寺內僧人閉口不談「釋永信」。通往僧院的門口皆貼上「遊客止步」的告示,由佩戴耳機的黑衣人把守。
兜售草藥武僧表演消失
中國佛協周一通報,「釋永信的所作所為性質十分惡劣,嚴重敗壞了佛教界的聲譽,損害了出家人的形象」,同意註銷釋永信(俗名劉應成)的戒牒。根據規定,註銷戒牒等於逐出佛教界,劉應成不再擁有僧人身分。
少林寺內張貼的公告顯示,河南登封市委7月起對嵩山風景名勝區黨工委開展巡查;巡查組否認巡查工作和劉應成被查存在關聯。少林寺管理處周一表示,少林寺運行一切正常,相關問題正深入調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布。有網民表示,景區入口有警察盤查遊客身分,景區內往日向遊客兜售中草藥、武僧表演(接受打賞)都已消失。
少林寺通報,禮請印樂法師接掌少林的決定,是依據《漢傳佛教寺院住持任職辦法》經少林寺兩序大眾民主評議贊成,並履行有關程序。印樂成為1949年新中國起,繼行正、永信後少林寺第三任住持。
現年59歲的印樂俗名尹清全,16歲出家,20歲入讀中國佛學院,2003年接掌洛陽白馬寺住持工作,2005年升座方丈。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營建的第一座寺院。他也擔任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河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洛陽市佛教協會會長等,現任全國人大代表,曾任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委員。
據《河南商報》,釋印樂2007年曾表示不想評價少林寺商業化運作,強調白馬寺堅持傳承佛教傳統,希望聽到遊客說「白馬寺才像個寺廟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