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点击】陷入財困的美國晶片巨擘英特爾(Intel)上周五(22日)表示,跟聯邦政府達成協議,將向後者出售9.9%、價值89億美元(約694億港元)股權。這是自2008年金融海嘯打救汽車業以來,華府最大規模的干預美企行動之一。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五(22日)稱,上周跟英特爾行政總裁陳立武談判後推動達成協議。華府所斥資金全部來自拜登時代批出但未交付的資助補貼,其中57億美元(約445億港元)來自2022年的《晶片和科學法案》(CHIPS Act)——特朗普一直批評該法案只是「派錢」,政府卻未獲任何回報。分析質疑最新協議未能完全打救英特爾,並憂慮特朗普干預私人企業的規模會擴大。
英特爾上周五的新聞稿指出,美國政府承諾購入公司4.333億新股,相當於9.9%的股權,每股折讓作價20.47美元(約159.7港元),總值89億美元。消息獲確認後,英特爾股價前天飈升近6%,收市報24.80美元(約193港元)。英特爾表示股價折讓有助美國政府和現有投資者受惠於公司的長期商業成功,但美國政府不會獲得公司董事會席位或其他管治權。
未發放撥款變注資入股 美媒質疑違法
據英美傳媒稱,以上89億美元資金來自政府既定撥款,當中57億美元屬於《晶片法》已批出但未發放的補貼,其餘32億美元(約250億港元)來自拜登政府資助晶片及關鍵微電子製造的Secure Enclave項目。惟《紐約時報》質疑《晶片法》未必容許撥款轉換成股權,特朗普政府做法或掀法律爭議。
特朗普同日稍後在旗下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吹噓「美國不用為這些股票花費分毫」,讚揚協議對華府和英特爾而言都是「好交易」。特朗普本月初要求新執掌英特爾的陳立武就跟中國企業的聯繫下台,逼其親往白宮求見,他如今強調最新協議是二人談判的結果,「他因希望保住職位而到來,最終為了美國給了我們(華府)100億美元」。
建廠進度慢產品不及人 新協議難救亡
然而,外界憂慮僅由華府收購9.9%股權不足以打救英特爾。英特爾原為美國以至全球晶片研發和製造的先驅,但後來數度錯失智能手機和人工智能(AI)等創新浪潮,被台積電(代工製造)和Nvidia(晶片設計)等對手超越,去年年度虧損高達188億美元(約1466億港元)。分析認為英特爾主要難題在於晶圓廠興建步伐落後和產品性能不及對手,這卻非小規模現金或股權注資便能解決,需要政府或商業伙伴進一步援助。
外界還憂慮特朗普政府會否進一步干預美國企業營運,例如此前迫使日本製鐵收購美國鋼鐵時給予華府有否決權的「黃金股」。《紐時》質疑特朗普政府今後會否為保障投資利益,施壓其他公司購買英特爾產品。
(CNBC/路透社/紐約時報/彭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