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蓝雨
南海仲裁案继续发酵,中国外交部宣佈不接受海牙常设仲裁法庭针对南海纠纷的裁决后,多国呼吁中国尊重国际法。
澳洲外长庇雪(JulieBishop)日前敦促中国尊重海牙裁决,近日遭「帝汶海公正运动」组织(Timor Sea Justice Campaign)痛批「双重标准」。
作为澳洲政府代表,庇雪日前接受访问时重提「南海航行自由」,并表示「支持任何国家寻求国际法来解决争议」。
澳洲「帝汶海公正运动」发言人克拉克(TomClarke)撰文批评,指庇雪「义正词严」的话语在「澳洲拒绝接受海权仲裁」的历史事实面前显得软弱无力。
澳洲与其弱小邻国东帝汶(EastTimor)之间围绕帝汶海(Timor Sea)边界及海洋资源的纠纷由来已久。
帝汶海拥有价值约400亿美元的油田。2002年,处于独立前夕的东帝汶要求在两国海洋的中线上划定永久边界,但澳洲何华德(John Howard)政府则要求执行1972年的勘界协定,即澳洲拥有两国间海域的三分之二。
为免东帝汶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申请强制仲裁,在其独立前两个月,澳洲时任外长陶纳(Alexander Downer)宣佈退出联合国国际法庭(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
两国后来搁置海洋边界争议,在2006年达成「共同开发石油资源」的协定。但该协定因澳洲窃听东帝汶内阁谈话的丑闻曝光而不被承认。
所以,如果中国不接受仲裁就是欺凌弱小的话,那麽单方面开採争议海域油田而获得丰厚利润的澳洲就应该与中国同一阵线,而不是虚伪的指责。
谭保政府对南海纠纷发声前,自己先与东帝汶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澳洲政府不要把国际法当成自助餐,专挑合自己口味的吃。
这种专挑自己喜欢吃的自助餐式外交政策,对于美国更有悠久历史,包括大家熟知的美国对待尼加拉瓜国际仲裁案的态度等,这种双面人式的国际形象,其实只能让西方大国的公信力不值一提。
西方法律专家,对南海仲裁庭结果一片喝彩,很少看到不同意见。他们批评说中国专家一边倒支持中国,表明没有专业信用,可他们一边倒,就是信用很高了?
新华社发表文章,说仲裁庭由反中日本人拼凑,并拿菲律宾的钱办事,正说到点子上了。这些人不接受马英九的邀请去太平岛考察,只听菲律宾人胡诌和台独分子造谣,就断定说太平岛的井水无法支持生活。真是国际法的一大丑闻。这些西方法律专家们,对中国引用的排除条款只字不提,有选择的说事,怎么能信服中国人民呢?
6月20日,柬埔寨首相洪森曾在公开的场合就所谓的“南海仲裁”当着日本驻柬埔寨大使的面痛批域外国家在背后捣鬼。柬埔寨首相洪森在该国行政学院毕业典礼上爆料,某个东盟域外国家的驻柬埔寨大使,正在暗地里向柬埔寨及其他东盟国家施加压力。洪森称,“一个多月以前,某国驻柬埔寨大使来我家拜见我,希望柬埔寨能在仲裁案结果宣布后表态支持东盟一个声音,我立即问一个声音是什么意思,该大使回答说,支持“国际法庭”的判决。我又问,大使您是否事先已经知道,南海仲裁案结果,中国将输,菲律宾将赢,这不是法律,这是政治事件,我不支持。”
柬埔寨首相的证言,足以证实这场所谓判决是幕后操纵的肥皂剧,编导是美国,监制是日本,主演是菲律宾,配角是一众美国盟友。
此次南海仲裁,不但成了国际政治斗争的工具,也让海洋法成了政治的牺牲品。更是西方法律精英们践踏国际法的一次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