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眼】国家领导人访澳门时透露,内地经济上季表现胜预期,有信心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可算是向市场派发一颗定心丸!不过,以信贷增长来催谷经济,借力打力的做法始终有极限,衍生出信贷泡沫新风险,更须严肃应对,慎防自毁长城!
据悉,今年以来,特别是第三季度,内地经济表现优于预期,民间投资止跌回稳,工业增速向好;九月份三十一个大城市的城镇失业率已低于百分之五,是近年来的首次。回顾次季内地经济增长未尽人意,第三季初广泛地区出现水灾,七月八月的经济数据都未见太大起色,如今看来,倒是靠九月份回稳带动季度表现。
中国十三亿人口,要维持每年逾百分之六的经济增速,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特别是欧美经济增长缓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环境充满挑战。今年以来,中央致力来维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并在内部维持相对宽鬆的货币政策,为疲弱的经济给力,这一点与全球央行採取的策略基本一致。
可是,季度经济增长景气改善的同时,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炒风再现,八月份七十大城市有逾九成的房价录得上升,某程度与部分新增信贷流入房地产市场炒作有关。去年内地A股经历大时代一役,正好说明新增信贷流入股市暴炒的后果是何等灾难性的;若然眼前的房地产信贷过热控制不好,后果同样令人不敢想像!
诚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指出,中国的信贷快速增长,影子银行产品扩张,给金融稳定带来新的风险;而国际清算银行早前发表的季度评估亦警告,中国的信贷增速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差值达三十点一,远高于视为危险信号的十个百分点,美国在○八年金融海啸前一年,该差值正正超过了十个百分点。可见,外界对中国信贷风险的忧虑,实非无中生有。
对于外界的质疑,中央还算是务实,强调中国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的同时,亦承认现存问题是债务结构不太均衡,这与中国市场发展未成熟,以及内部经济存在结构性问题有一定关系。
在十一假期间,内地二十多个城市相继推出调控楼市措施,在限贷之下新盘销售量大降,相信针对管控房地产信贷风险的措施将陆续有来,毕竟政府有责任在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取得平衡,面对风险上升须及时作出调节,否则一旦外围危机再现,内部信贷泡沫随时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