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线条特朗普不是战略大师普京的对手
评论员 蓝雨
当前,美俄互抛高帽互相示好,特朗普任命亲俄的美孚执行长提勒森为国务卿,普京也写了封热情洋溢的信给特朗普,希望开创新局面,对比特朗普对华的强硬,目前美国未来将联俄抗中的观点似乎成为主流,但是否如此呢?
有这种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需要切实分析美俄中三国实情,才能得到不是感觉的结论。而这一结论,在今日新闻报道的奥巴马政府驱逐35名俄罗斯外交官,报复俄罗斯干扰美国总统大选这一事后变得更有根据。
特朗普目前仍在用推特治国,表面上是不买传统媒体及记者会模式的传统帐,但这说明特朗普因缺乏政治管治经验,逃避记者会上各种提问,继续沿用推特治国,这种方式的不妥之处是缺乏严肃性,推文是可以随时删除的,就像特朗普上次拼错单词改动推文那样,但若是其他涉及敏感话题的推文,其他国家会处在相信抑或不相信的疑惑中。笔者举这个例子,是说明特朗普远未进入履行第一大经济体的总统角色。他依然享受推特粉丝的点赞。既然还没做好准备做总统,那么特朗普的言论可信度有几分?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不是特朗普这个商人能应付的。因此,他不想双线作战同时对付中俄,而想联俄抗中也就不难理解。
特朗普想重塑全球秩序,想到的是“联俄抗中”;想逼中国让步,想到的是打台湾牌,挑战“一中”底线。前者特朗普的算盘是,北边与俄罗斯联手,西边与中亚各国联手,南面与印度等国家联手,东面与韩日联手,迫使中国四面受围,不但打破中俄目前的战略盟友格局,更令中国面临更多挑战。
特朗普做了一辈子生意,并非战略家,上述意图其实多是空中楼阁,无法实现。严格来说,“联俄抗中”属于冷战思维,完全不符合美中关系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客观情势,假如全球是一间股份公司,美中互为股东,若美国制裁中国,这公司同样受到损害。因此就这思维来看,特朗普不是一个会打算盘的人,实质就是一个志大才疏之美国总统。
美俄关系的矛盾,其实具有冷战时期的延续性,美国主流政治精英长期视俄罗斯为潜在敌人,这在俄罗斯出兵叙利亚后更加明确。特朗普要推翻民主共和两党“敌视”俄罗斯的政治传统十分不易。首先,两党许多国会议员笃信,普京出身克格勃,继承苏联「邪恶帝国」传统,想挑战美国利益和地位。参议员马侃就是代表,特朗普国安幕僚很多人也抱反俄罗斯思维,很难想像特朗普政策想「联俄」。特朗普实际能做的,就是从个人角度缓解美俄关系,但若说联手就还远着呢。
美俄战略对峙格局之所以难解,因为还牵扯到北约,长期以来,北约就算前苏联解体也依然存在,就是担心北极熊的野心。特朗普如何说服北约盟友与俄罗斯“和解”目前看很难,有趣的是,特朗普与欧洲各国的关系并不那么好。
乌克兰问题,叙利亚问题,牵涉到地缘政治利益之争,欧美与俄罗斯的立场南辕北辙,特朗普想与普京相好,缺乏客观条件。
此外,美俄能源方面也存在竞争,两国都是产油大国,石油定价权和新能源发展,攸关两国战略利益和未来主导世局的能力,对手很难捐弃前嫌。
特朗普狂傲不羁,但美中俄这盘大棋不是美国能全面主导;国内也有参院制衡,不是总统一人说了算。特朗普、普京未来如因国家利益交恶,并非不可想像,「联俄制中」更可能只是空中楼阁。
回到美中关系。在早前的美国大选中,中国人普遍希望特朗普当选,原因是商人出身的特朗普相对务实,注重美国内政问题多于国际问题,中国受到的外交及军事压力将减轻。及至特朗普当选,先是打破几十年惯例同台湾的蔡英文通电话,继而威胁可能放弃一中政策,中方才觉特朗普是个政治愣头青,如今只能抛弃幻想,准备斗争。
事实上,尽管特朗普一向口没遮拦,但他在对华政策上的言行未必一时衝动,而可能是深谋远虑。美国视中国为主要竞争对手甚至潜在敌人,不管共和党上台还是民主党执政,都不会改变,台湾问题则是美国制衡中国的最重要战略棋子,也不会轻易放弃。早在十六年前小布殊时代,已经将矛头对准中国并发出协防台湾的讯息,中美南海撞机事件绝非偶然。但突如其来的「九一一」事件转移了美国的注意力,美国陷入两场反恐战争,导致国力衰退,中国则赢得和平发展的机会,这是奥巴马上台后提出重返亚洲并将大部分军事力量调集东亚,重新打造对华包围圈的原因。东海问题及南海问题,正是此背景下的产物。
但奥巴马高估美国实力,同时结怨于中俄,导致中俄结成准军事同盟,美国顾此失彼,狼狈不堪,在东海南海没讨到好处,对阵俄罗斯也是节节败退。特朗普显然察觉到美国已无力同时对付中俄两大对手,他在大选期间及当选后亲俄态度明显,除了崇拜普京这种硬汉,其实也是出于战略需要,说穿了就是希望联俄抗中,避免两线作战。但正如笔者上述提到,美国联俄不易,在特朗普本身政治前途并不明朗下,能否做满一个任期还有疑问,战略大师普京难做出牺牲中国利益讨好特朗普。
美国29日宣布驱逐35名俄罗斯外交人员,以及关闭两栋分别位于纽约和马里兰的俄方建筑,以制裁俄罗斯发动黑客攻击,干预美国大选。就算特朗普上台,面对参众二院的制衡,也无法颁令让35名俄罗斯外交官再回美国。俄罗斯已成民主党死敌,共和党的鹰派也对普京保有敌意,特朗普除了能举行“特普会”外,实际能做的事情并不多。
因此,当前美俄中的三国政治关系格局,不会因为特普二人曾隔空“示好”而有实质变化。美国政坛的亲俄,反俄势力仍会继续角力,而亲华,亲台势力也会相互较量,这种互相制衡下,政治新手特朗普除了在推特吸吸人气,恐怕无力改变更别说主导全球政治格局了。
以中国领导人的霸气智慧以及综合国力,谁联手对付中国,都未必在战略上稳胜反而会付出代价。
本文做为《熊猫时报》2016年收官之作,顺祝熊猫时报读者新年快乐!
(2016.12.30猫眼社评 逢周一,周三,周五在《熊猫时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