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拒传媒 成记者「入民间」之机

【熊猫时报讯】美国多家传媒与民调机构在去年大选中低估当时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的支持度,特朗普跟主流传媒关系亦甚为恶劣,上台后多次炮轰《纽约时报》和有线新闻网络(CNN)等主流传媒,斥它们为「假新闻」来源和「人民公敌」。有美国资深报人接受本报访问时坦言,现时是「非常时期」,不过相信对真确资讯的渴求始终佔上风。有学者更称,特朗普政府将主流传媒记者排除在白宫新闻发布会外,反而成为记者「走出去」、接触真正民众的契机。

明报特约记者 杨立贇 美国纽约报道

鲍伟杰(Marcus Brauchli)曾任职《华尔街日报》及《华盛顿邮报》总编,4年前离开《华邮》后,创办了针对全球传媒产业的风险投资公司North
Base
Media。鲍伟杰对本报称,「我们正处于非常时期」,不过他说:「正如俗语所说,真相将佔上风。因为寻求真确信息的动力终究是强大的,只是目前跟其竞争的『将假说成真的』手法确佔政治优势。但这个游戏寿命有限。」

特朗普加剧「政府讨厌传媒」

鲍伟杰的公司在东南亚、拉美和欧洲等地均有业务,他也不时前往考察。他相信,特朗普政府对传媒的做法,正助长一些本已讨厌传媒的国家的气焰。他说:「许多不喜欢传媒的政府,突然觉得他们有权以一种更恶劣的态度对待传媒。」他拒绝透露是指哪些国家。

白宫跟主流传媒关系之恶劣,除了特朗普本人对主流传媒的炮轰外,更见于上月24日一宗罕见事件。白宫当日突然取消例行记者会,改办一场吹风会,《纽时》和CNN等主流传媒记者更被拒诸门外,惹来非议。1980至1990年代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度过十数年记者生涯的鲍伟杰笑称,特朗普政府「正将白宫变成北京中南海」。不过,他解释,其实记者早也知道,去官方新闻发布会的重要性不及亲身做真正的新闻报道,努力挤进官方的宣传会并没什麽意义。

「正将白宫变成北京中南海」

纽约市立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贾维斯(Jeff
Jarvis)也对本报说,不去白宫吹风会其实没什麽损失,记者应该站在白宫外面。他说:「记者已经花太多时间站在白宫里了,这事反倒是迫使记者离开白宫、走到外面去做他们该做的事的机会。现在有太多值得写的调查报道了。」他举例,诸如特朗普团队跟俄罗斯的关系、特朗普的商业瓜葛等都是好题材,而特朗普的政策如何影响一般民众更值得记者发掘。

华邮总编:对希拉里也会尖锐

特朗普上台后,不少传媒都调查特朗普团队跟俄罗斯的关系,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因此质疑传媒刻意针对特朗普。《华盛顿邮报》总编辑巴伦(Martin
Baron)2月在加州一场传媒会议中说,「我们并没有与政府开战,我们只是在工作。」他称,即使当选的是希拉里,传媒照样尖锐地报道。

根据哈佛大学尼曼传媒实验室(Nieman
Lab)的数字,选后几天内,《纽时》、《大西洋月刊》、《华邮》和英国《卫报》美国版的订阅人数均大幅增加。首间荣获普立兹新闻奖的美国网媒ProPublica去年获得的捐款亦由2015年的50万美元大增至75万美元。

ProPublica自称独立、非营利、为公众利益做调查报道,主要收入来源是公司、机构和个人的捐款。ProPublica记者洛查布伦(Marcelo
Rochabrun)对本报称,在去年大选之前,个人捐款只佔总体收入的5%,而现在激增至20%。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