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时报讯】石油巨头们正在涌入页岩油行业。例如,在美国德州西部沙漠,有个开採深度超过3000米、绵延约1600米的紫羚羊76-43(Bongo76-43)项目,通过爆破页岩从二叠纪盆地获得轻质原油。
第一批涉足美国页岩油革命的大多是些投机分子,比如哈姆(Harold Hamm)以及后来的麦克伦登(Aubrey
McClendon),他们通过借钱开採页岩油赚了数十亿美元。不过,现在的情况大不相同。上面提到的紫羚羊76-43,就是由财力雄厚的荷兰皇家壳牌(Royal
Dutch Shell
Plc.)投资的。2017年,全球大型石油企业——包括壳牌、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石油公司,打算在页岩油项目上投资总计100亿美元,而仅仅几年前,他们在这方面的投入几乎为零。
这些尝试一旦成功,将打乱美国的能源业,大大提升美国的石油产量,同时还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燃油价格,帮助美国从沙乌地阿拉伯等产油大国手中夺得市场份额以及影响力。
页岩油的开採速度以及效率已经大大提高。壳牌公司负责非常规油井的副总裁塔夫(Cindy
Taff)在接受採访时称:「我们已经将页岩油的开採从过去拍脑袋的艺术创作转变为严格的科学论证。」一直以来,石油企业常常是在一块平地钻一口油井。在紫玲羊76-43项目上,壳牌首次在一块平地上钻了5口井,井与井之间相隔约6米。这样一来,不仅省钱,还省去了把钻机搬来搬去的麻烦。壳牌表示,现在公司的每台钻机每年能钻16口井,2013年这一数字仅为6口。
既然一块平地上有多口油井,工作人员可以连续数周在一个地方工作,而不需要像过去那样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壳牌在西德州的一口新油井,通过水力压裂法提取油气,即把水和泥沙注入油井,通过压力使得岩石层断裂,所用泥沙和水的量是四年前的三倍。在二叠纪盆地,壳牌每打一口井大约需要550万美元,比2013年时下降了近60%。
多年以来,大型石油公司对页岩油关注甚少,它们更加重视自己的传统业务:在远离人烟的地方,投入几十亿美元、花上几年时间,打造堪称奇蹟的工程。石油巨头开採的油井大多在深海里,这样的油井每钻一个要花1亿美元。相比之下,钻一口页岩油井只要区区500万美元。
2014年油价暴跌后,一切都改变了。大公司不得不削减成本,把注意力放在一些来钱快、易上易下的项目上。页岩油就是它们的解决方案。在德州休斯敦谘询公司EY任职的拜尔斯(DeborahByers)是研究美国能源的专家,拜尔斯认为:「石油巨头的到来对页岩油行业非常重要。这是一次丰富的地质资源与实力强大的资本之间的结合。」
石油三巨头都拿出了雄心勃勃的计划。壳牌计划每年在页岩油上投资25亿美元,相当于它全部支出的10%左右,这笔投入甚至超过某些专注于页岩油开採的公司,比如哈姆旗下的大陆资源(Continental
Resources
Inc.)。雪佛龙预计,未来10年,公司页岩油产量最快将以每年30%的速度扩张,到2020年,日产量将从现在的10万桶左右提升至50万桶。雪佛龙执行长约翰·沃森(John
Watson)3月对投资者表示:「10年内,我们的页岩油产量将站上每日70万桶的水平。」
2010年埃克森美孚以410亿美元收购美国天然气巨头XTO Energy
Inc.,在页岩油方面的投资不可谓不大。今年,该公司计划将三分之一的钻井预算用于开採页岩油。就在不久前,埃克森美孚出资66亿美元买下了亿万富翁巴斯(Bass)家族在二叠纪盆地的土地,从而将其在该地区的经营规模扩大了一倍。公司新任执行长达伦·伍兹(Darren
Woods)表示:「页岩油行业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复甦一说,而是处于开採模式。」
虽然目前的油价已从2016年初的超低位反弹,但美国石油产量的上升令油价承压。反映美国油价水平的西德州中质油价格3月跌破50美元/桶,为今年以来首次跌破该支撑位,和年初高点相比下滑10%。据美国能源资讯署预测,到2018年12月美国石油日产量有望突破1000万桶,这一水平历史上只在1970年的10月和11月被突破过。
壳牌页岩油业务负责人吉德里(Greg
Guidry)表示,只要油价在40美元/桶的水平,公司在二叠纪盆地的项目就能挣钱;新钻的油井即便在油价跌到20美元/桶时,依然能盈利。不过,有些投资者对大型石油公司走页岩油这步棋,仍持保留态度。他们认为,大型项目(即石油巨头的主要业务)前期需要大量投资,但在建成投产后的几十年裡会变成摇钱树,后续投入相对很少。而页岩油则要求不断的有资本投入,因为在首次爆破后,产量会迅速下降。
石油公司从油价暴跌中得到了一个教训:手裡有钱是很重要的。他们过去常常是寅吃卯粮,为了不断开採原油弄得负债累累,结果当油价下跌时,不得不放慢脚步。帕斯利能源公司(ParsleyEnergy
Inc.)第三代掌门人谢菲尔德(Bryan
Sheffield)认为,未来石油三巨头不会再有这样的痛苦,「大型油企现在资金充裕,所以他们能看得更远。他们会在页岩油上投入更多。」
(彭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