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社评 特朗普外交背后高人露真容,中国要过招的人是他!

基辛格与普京也有不同寻常的“友谊”

评论员 蓝雨

笔者在1月初《抛弃幻想,迎接挑战》一文中分析了特朗普内阁,也还分析了影子内阁,其中包括第一号人物: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多尔、第二号人物:前国务卿基辛格、第三号人物:特朗普女婿库什纳。现在,库什纳已经名正言顺进入白宫,从幕后走向台前。另外,笔者在《特朗普玩春秋战国谋略
》一文中也指出, 被视为外交「门外汉」的特朗普,或有高人点拨,在外交这方面高招迭出。现在,这个高人已经浮出水面,他就是曾被笔者纳入影子内阁分析对象的基辛格。中国近期与美国外交过招的真正对手就是这位“中国的老朋友”。

基辛格一生横跨大半个世纪,结识甚至熟悉新中国建国以来的所有领导人,绝对是美国名符其实的最有资格且是最大的“中国通”,以其修行,谙熟中国春秋战果谋略一点都不奇怪,“外交白纸”特朗普对其言听计从也合情理。笔者在《特朗普玩春秋战国谋略
》结尾时谈到,特朗普外交流战略操作目前的成果,究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还是精心策划佈局,往后将会逐渐清晰,让我们拭目以待。。。现在,不用拭目以待了,特朗普的外交上“攻强”与“体面战争”等春秋战国谋略的运用乃是精心布局,涉及中美俄三国关系,这当然源自于基辛格的心计。高龄九十四岁的基辛格,不仅长期对共和党外交政策圈拥有影响力,还是特朗普在外交政策上的主要谋士。

5月10日,刚炒掉FBI首长科米的特朗普,在白宫接见了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这次会面后引发了美国政坛反俄势力质疑特朗普向俄罗斯“泄密”的争议,这是另话,而有趣的就在同一天,特朗普也与前国务卿基辛格见面,这见面是未经公开安排的。

特朗普对外称,两人讨论了叙利亚和其他重要议题。笔者认为,特朗普未有点明的“重要议题”,应包括朝鲜半岛议题及亚洲外交议题。作为中国通,基辛格肯定有新建议提供。而特朗普首访沙特及连访三大宗教之地的外交之作,不排除也有参考基辛格的提议。

基辛格是1970年代美国为了「联中制苏」,使得两岸关系「转向」的最关键人物,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特朗普当选后,始终强调维持良好的美中关系,据说还曾斥责特朗普去年12月初与蔡英文的电话对谈为「不智」。有日本媒体认为,基辛格才是特朗普在2月9日「终于」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双边电话会谈,并承诺会「遵守」美国传统的「一中政策」的真正幕后推手。

然而自去年12月以来,一直盛传基辛格私底下向特朗普提供联俄路线建议。美国《华盛顿邮报》前驻北京记者潘文,在去年12月中的一篇文章就提到,基辛格在1972年陪同尼克森访华后曾预言:中国人跟俄国人一样「危险」,如果尼克森之后的总统够聪明,就会联合俄国对抗中国。注意,那可是1972年的预言。或者,基辛格从那时起,与中国建立的“情谊”都有着某种微妙动机,与新加坡李光耀对中国的圆滑有得一拼。就制衡中国发展维护美国利益而言,美国政治精英是无分党派,民主共和都有“共鸣”。

韩国《中央日报》日文版甚至在1月23日的一篇专栏宣称,特朗普在与蔡英文通话前,曾就该行动与「一中政策」的关连徵询基辛格,后者却表示,比起「两个中国」(台北与北京),让「大中华圈」再增加更多独立政治实体的「三个中国」,对美国国家利益更有好处。当时还有评论,说基辛格后脚离开北京,就发生特朗普与蔡英文通话闹剧,说是打脸基辛格云云,但整件事情其实极有可能是基辛格背后一手策划或助攻,事后掩饰作无辜状,为基辛格与华沟通继续保留通道。各个环节可谓配合得天衣无缝。

在所有特朗普「转向」俄罗斯的传闻中,最大胆也最具体的,当属2016年12月26日德国《画报》的报导,该文称根据「西欧情报机构」对来自特朗普团队的资讯的分析,基辛格认为考量到中国崛起,美俄两大核武国重返冷战的「两极」体系有助维持全球稳定,并指基辛格建议,为了修补美俄关系,美国应解除基于乌克兰内战对俄国施加的制裁,同时承认俄国之势力范围,除了已经加入北约(NATO)的波罗的海三国外,还包含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以及伊朗、阿富汗等国。对于乌克兰,基辛格认为俄国应保证寻求独立之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安全,但逐步撤出该地;作为回报,西方不再介入克里米亚议题,但也不会正式承认俄国併吞该地。

这则报导并未见诸西方主流媒体。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曾在就职前的1月13日,接受英国《泰晤士报》和德国《画报》的联合专访中曾表示,能否与俄国达成新核武裁减协议,将是解除对俄国制裁的考量之一。这似乎暗示《画报》报导的「两极体系」方案可能存在。而基辛格当日这次接拉夫罗夫之后即与特朗普见面,对外表示谈论叙利亚议题,这其中美俄关系显然是两人会谈的主轴。

总之,国际局势与特朗普就职前已有所不同,基辛格目前主张联俄路线,策划“体面战争”发展美俄关系,目的藉此挑起俄中地缘政治竞争,使美国成为中俄都想争取的关键国家,同时不断给中国戴高帽,实则是“攻强”策略,最终都是呼应特朗普「让美国再度伟大」的口号。基辛格一定是这样哄特朗普的。内政举步维艰的特朗普,除了言听计从别无选择。

实际上,中美俄都想自己做那个“渔翁”。制裁朝鲜,如何制裁,程度如何,中国还应三思后行。

笔者认为,进入新世代,传统外交已经衰落,单靠几个人来“沟通“,且还是靠城府极深的政治家来”沟通“,这种外交方式已经落伍。实力外交才是当道之物,才是外交的顶层设计。识时务者为俊杰,中国外交要造这个时势,让其他国家“识相”。

有时候,让新闻飞一会,真相会让时间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基辛格等幕后玩家,其实接待规格应是半官方甚至民间机构即可,何须进出中南海让其八面玲珑?

(2017.5.22猫眼社评 逢周一,周三,周五在《熊猫时报》见报)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