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圆:中国史没了 还有台湾主体?

  

       为配合国教课纲108年上路,社会领域普通高中课程将从8学分减为6学分,历史课将大减资料性内容,扭转以汉人为主轴的史观,强调台湾近500年的历史脉络,并且把中国史放在东亚史的脉络,世界史则更著重台湾与世界的互动,期望更以台湾为主体去建构下一代的史观。

  新课纲美其名为「以台湾为主体」,实际上,绝大部分的策略都指向一个目标,那就是去中国化,让下一代感受不到中国与我们的关联。这对于痛恨所谓「强国」、讨厌国民党,或者长期被大中华思想压得喘不过气的人来说,或许是他们多年的梦想,好像不读中国史就可以彻底民主化,或实践台湾独立的梦想。可是,仔细想想,消灭中国史,就真的能建立台湾主体史观吗?

  身为台湾人,当然要知道台湾史。所以,杜正胜提出了「同心圆」史观:以台湾作中心,一圈圈往外认识世界、认识历史,扬弃以中国史为主体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中国史是一种多元民族与文化不断分合的波动图,所以长江下游的人,如果只知半坡、庙底沟,反而不知河姆渡文化,才是天大的笑话。

  可是,如果美国人只知道印地安文化,却不知道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会不会是更大的笑话呢?长江下游的民众固然有义务了解河姆渡文化,但他们受华夏文明的影响,未必低于河姆渡文化,何况许多人的祖先移民自北方。探索台湾的史前文化,固然有助于了解台湾,却与我们大多数人的文化传承无关,而且台湾是移民社会,人口有90%左右的祖先来自中国大陆。欧洲各国民众不一定懂古希腊文或拉丁文,却把古希腊罗马视作他们文化的源头。我们可以直接阅读2000年前的中国古籍,为何独独对中华文化避之唯恐不及?

  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政治与文化论述经常牵扯不清,所谓的庙号、道统,都是将政治认同奠基于文化认同的一种帝王史观。历史课程的去中国化,说穿了,也是一种政治的操作,骨子裡仍未摆脱帝王史观。这种政治操作下的所谓台湾主体,并没有真正了解自己,而不过是一种奠基于仇视中国、自残式的虚幻主体观罢了。倘使想追求真正的文化台独,那麽就该坦然面对客观的史实,承认中国文化在台湾的重要性。

  (作者为台湾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