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阿拉伯之春看不到希望 突尼西亚自焚成风潮

  

  突尼西亚人戴里迪今年5月为抗议警察驱赶他摆摊做生意,点火自焚。图为他在突尼斯附近父母的家中疗伤。(美联社)

  【熊猫时报讯】阿拉伯之春过后七年,自焚在突尼西亚变成风潮,因为威权统治依旧,所有事情回到原点,让人陷入更深沉的绝望。

  纽约时报报导,现年31岁的戴里迪平日在突尼斯市政厅前广场摆摊卖水果,今年5月,警察以未缴规费为由驱赶他,将他摊车上的杏子、香蕉和草莓全打翻在地,他一时气不过,将汽油淋在身上,点火自焚抗议。胸前和颈间满布伤疤的戴里迪说:「我想自焚,因为我心中充满怒火,我想就这样死去。」

  点火那一刻,浮上戴里迪心头的除了家中老母,还有和他同样是水果摊贩的布瓦吉吉,后者2010年点火自焚,引爆「阿拉伯之春」革命,造成突尼西亚乃至于整个中东、北非地区持续动盪。

  但是七年过去,此区充满期待落空后的更深刻挫折感:威权统治重返埃及、利比亚一片混乱、叙利亚和伊拉克因为内战而四分五裂、波湾君主政体几无改变,阿尔及利亚政治运作陷入瘫痪。

  位于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之间的突尼西亚,号称阿拉伯之春的摇篮,原本最有机会达成民主繁荣的愿望,现在的境况却最让人希嘘──一度惊世骇俗的自焚行为已变得寻常可见,背后原因可能出于愤怒、沮丧、绝望,或想公然挑战权威。

  突尼西亚的自由民主治理程度已高于此区其他国家,但仍无法提供人民希望,相信未来日子会转好。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放弃自己的祖国,远赴海外工作,或乾脆加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

  根据研究数据,突尼西亚的自焚案件在过去五年间增加至原先的三倍。设在首都突尼斯郊区班阿胡斯的突国主要烧烫伤重症医院,2016年收治了104名自焚病患,创下新高纪录。

  该院烧烫伤部门医师梅沙丁说,自2011年来,每年平均有逾80起自焚案。在人口数1100万的突国,公开抗议的自焚方式已经是次常见的自杀手段。

  这个现象凸显革命过后的社会经济困顿,仍充满不安、民众心中常觉无助,他们想公然反抗压迫,也向其他看到不公义却不行动的人,表达抗议。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