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打游击战 恐怖网络未除

 

伊拉克军人庆祝胜利

  【熊猫时报讯】2014年6月,伊拉克北部大城摩苏尔突然陷落,「伊斯兰国」(ISIS)自此一跃成为国际社会焦点;事隔3年多,政府军终告收复摩苏尔。不少专家警告,ISIS失去重要据点固然重大损失,但不代表它会销声匿迹,其恐怖网络仍威胁全球安全。

  残党具组织经验 有力再起

  华盛顿智库「中东政策解放学院」(TIMEP)高级研究员哈桑(Hassan
Hassan)对《纽约时报》称,失去摩苏尔对ISIS显然是重大打击,因为其建国大计寿终正寝,可望其支持减少,但说:「但今时今日的ISIS已是国际组织,其领导地位和实力死灰复燃的本钱仍在。」

  有别于盖达等传统极端组织,ISIS不止控制地区,更落手运营城市一段长时间,建立複杂的组织。即使它不再实际控制地区,其富经验的中层管理人员及武器专家未来仍可策划行动。ISIS去年起在既有据点节节败退之际,反而加强在全球各地施袭,法国、英国以至菲律宾都有声称属于或效忠ISIS的武装分子施袭。

  ISIS在伊拉克仍控制塔勒阿法尔(Tal
Afar)以及安巴尔省多地,而在叙利亚,ISIS「首都」拉卡虽被围剿,不过它在幼发拉底河谷的控制范围依然甚广。根据西点军校的研究,ISIS在败走的16个伊、叙城市持续发动近1500次攻击,显示ISIS重新转型为游击队模式,成为长期安全威胁。

  地区真空 各方势力抢地盘

  另一方面,ISIS撤出拉卡和摩苏尔,不少地区重现战略真空,亦埋下未来地区权斗伏线。尤其是库尔德民兵在华府支持下势力大增,伊拉克库族自治区便寻求9月公投独立,矢志保住产油重镇基尔库克的控制权,这不但非伊拉克政府军乐见,深恐库族建国或引发国内分裂的土耳其更是异常警惕。安卡拉不但反对将基尔库克纳入公投范围,更主动出兵叙国北部,分析相信其一动机便是阻止该地区落入库族民兵控制。

  (综合报道)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