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7年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出炉

 

  【熊猫时报讯】儘管中国仍在继续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稳固的基础,但是GDP总体资料的表象也可能正掩盖国内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分化真相。

  截至7月28日晚间,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27个公佈了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八个省级地区2017年上半年的增速较一季度有所放缓,12个显示提速。七个地区扩张步伐维持不变,全国亦如此。

  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直被看作是中国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成绩单,因此省份之间的竞争通常十分激烈,每个地方都在努力招商引资,并游说获得基建项目。不过,对虚报统计资料的整治,以及抑制地方债务增长的举措可能正在改变这种状况。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近期提出地方政府债务实行终身问责。

  麦格理证券驻香港中国经济研究主管胡伟俊表示,城市和省份间的竞争在中国经济增长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种竞争未来的走势取决于中央对地方官员的评估方式。经济增长始终是一个关键的绩效指标,但其重要性在未来五年可能下降。

  自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以来,中国地方发展的评估方式发生变化,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表示,未来对地方发展的评估可能会更多侧重于环境方面。杨伟民7月27日在一个记者会上表示,一些地区主要搞工业化和城市化,另一些地区主要是保持农产品主产区的地位或保护生态环境。

  2017年上半年,在已公佈经济增速的27个省市自治区当中,只有五个的扩张速度低于全国增速6.9%。其中,天津、甘肃、海南三个省份2017年上半年的GDP增速相较2017年一季度下滑超过1%。

  毗邻北京的直辖市天津是这三个省份中最令人出乎意料的「后进生」。这座港城在2010到2013年间曾创造出17.4%的惊人年度GDP增速。

  房地产市场的冷却或许是此次拖后天津GDP增速的原因之一。自2017年初起,天津房地产交易成交额下跌21%;房地产的开发投资额也下降0.8%。和中国的很多大城市一样,天津自年初便出台了严厉的房屋限购政策,防范房价失控。

  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天津GDP的高速增长。2017年,天津已经对15000多家低端高污染企业进行了大规模整治,以「迫使它们升级」。

  位于中国「鏽带」上的各省经济则各不相同。「煤炭之乡」山西省的GDP增速已经恢复到了全国平均增长水平,而中国东北的重工业基地辽宁省却仍在艰难挣扎。

  辽宁省的GDP增速曾在2016年一季度略有回升,但在二季度又再度滞缓。据辽宁当地政府报告,即使在省内企业利润的提高的情况下,辽宁的工业产值也在继续下滑。

  「辽宁在大部份重工业仍然面临产能过剩问题,这一直在抑制投资活动,」BMI Research驻新加坡高级分析师Chua Han Teng说。

  从数字上来看,陕西省已经成功扭转了颓势。得益于商品交易的复甦,山西的工业企业产值回升,私人投资跃升,房地产销售同比上涨46%。

  钢铁企业聚集的河北省和位于中国东北的另一重工业重镇黑龙江的经济也在加速增长。同样面临困境的吉林省则还未释出2017年上半年的相关经济资料。

(彭博社)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