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兴亚人问题,中国应置身事外,等待时机出手
评论员 蓝雨
缅甸爆发罗兴亚人种族问题危机,引发世界非议。
笔者大致归纳一下各方的立场:
印度方面:参加完金砖峰会后,莫迪就抵达缅甸,缅甸是印度东进政策的一环,拉拢缅甸,已经是美日澳之后,印度的策略之一。因此,莫迪访印,一是强化缅印关系,二是支持缅甸当前的行动。可以说,印缅或就此建立了共同针对激进伊斯兰势力的统一阵营。但其实,印度还有第三个战略意图,就是反击巴基斯坦势力。
巴基斯坦方面:据悉缅甸政府公布了多份录音,显示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的特工,指挥罗兴亚激进武装在若开邦发动袭击。因为,巴基斯坦与罗兴亚族一样,都是信奉伊斯兰教。若录音是真实的,证明巴基斯坦已经介入缅甸事务。这也是促使印度与缅甸结为一个阵营的原因之一,即上述所指,印度的第三个战略意图。
众所周知,印度境内也存在宗教问题,即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对抗,跟缅甸国内的佛教与回教的对抗十分相似,目前就这一点而言,缅印二国有共同语言。
而就印度而言,其实最大的担忧是在西孟加拉邦的大吉岭地区闹独立的时候,在缅印孟三国交界的山区,成为罗兴亚人的地盘,成为另一个隐患,加速分离势力的发展,因此,缅印联手就是不给伊斯兰势力在该区域发展的机会。合作存在一定的利益基础。
西方立场:这一次有点诡异,长期对伊斯兰教不怀好意的西方列国,都一致给昂山施压,希望“挽救”罗兴亚人。是不是西方列国转性,真正关心人道了呢?基于西方列国对伊拉克难民,阿富汗难民,叙利亚难民等的立场,西方列强“关心”罗兴亚人的命运背后肯定不那么简单。借机迫使缅甸走亲西方路线的可能性最大。只要缅甸满足西方的战略要求,什么罗兴亚问题之类一定是集体闭嘴,集体失声的。当前,西方立场几乎一面倒地“支持”罗兴亚人,把缅甸军队描述成「连婴儿也不放过」、「烧光、杀光、抢光」的强盗,进行血腥「种族清洗」,同时认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昂山淑姬应为正在发生的「人道主义灾难」负责。讽刺的是,批评昂山淑姬的这一批人,正是多年前一直讚美颂扬昂山淑姬,为其自由而奔走的同一批人。
但笔者必须提醒的是,西方列强的“指责”未必出自真情实意,而是给自己贴上“人道卫士”的标签罢了。因为就西方列强长期持零和思维看待中国崛起,亚太起乱,他们没理由不开心的,指责更多是作秀。目的更多是讨好多个伊斯兰国,减轻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冲突的压力。
亚洲方面:马来西亚,印尼等伊斯兰国家(亚洲称回教),已经就罗兴亚人问题给缅甸政府施压,也意味着众多国家纷纷卷入,这对于东南亚局势的稳定必然产生冲击。或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外溢影响。
罗兴亚人问题,归根究底是宗教文明的冲突。日前,俄罗斯车臣境内大批穆斯林上街支持罗兴亚人,马来西亚、印尼、巴基斯坦等国的穆斯林也纷纷站出来。缅甸政府似乎成为全球穆斯林的公敌。值得注意的是,来自巴基斯坦、沙特等国的极端势力开始支持罗兴亚人武装队伍,鼓励与缅甸政府进行「圣战」。这里必须指出的是,罗兴亚“救世军”的幕后指挥,是沙特的缅甸裔侨民,沙特或是背后最大支持者也有可能。
这种“圣战”一直历历在目:例子一:当年苏联出兵阿富汗,来自沙特的拉登便潜入阿富汗,在美国中情局支持下与苏军进行「圣战」;例子二科索沃爆发内战时,来自各国的穆斯林出人出力出枪,潜入南斯拉夫;例子三车臣独立武装与俄罗斯激战时,来自中东的激进穆斯林更是衝锋在前头;例子四敍利亚内战之所以蔓延至今,也是因为逊尼派极端势力源源不绝进入当地,与敍利亚政府军大打出手。
现在,若缅甸政府的指控属实,巴基斯坦等国介入是真实的话,缅甸的内乱现在只是开始。伊斯兰极端势力必定借此挥师东进,在缅印孟三国交界的山区占地为王,搞一个不会被联合国承认的伊斯兰地盘。恐怕这也是西方列强的战略目的,内乱的缅甸能外溢影响到中国。
必须指出的是,IS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军事上节节败退,最值得警惕的就是IS组织化整为零,流入这些地区继续作乱。现实就是,IS在孟加拉,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均有分支,在缅甸再弄多一支并非不无可能。
笔者看,罗兴亚人即使逃走了不少,就地解散的可能性不大,而且也已经有了自己的武装—罗兴亚“救世军”,关键是国际势力已经介入并支持这些武装,当然,缅甸政府指其是恐怖主义组织。由于已经发生罗兴亚武装组织不断袭击缅甸警察局的事件,缅甸的罗兴亚问题危机,有转向“叙利亚化”局面的可能。
由于中缅有油气管道合作项目,涉及国家能源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因此,罗兴亚问题作为源头,中国是始终要面对的。那应如何选边呢?
归纳阵营:缅甸政府,印度政府为一个阵营。而另一个阵营就包括巴基斯坦,印尼,马来西亚等国。投机的西方列国只能算第三个阵营。
目前来看,缅甸政府似乎仍没意识到罗兴亚问题已经不是非法移民的问题,而是会引发一场宗教文明的大冲突的问题。昂山善于选举,但未必善于处理这种事务,或仍没看到问题背后的实质。
缅甸的人道主义危机使原本被西方媒体热捧的缅甸民主女神昂山素姬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昂山背负着民权斗士的盛名,但如今却面临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的严峻考验,如何在民权与国家安全之间做出选择,成为她的重大挑战。在没有上台执政之前,昂山可以毫不犹豫地迎合西方媒体的需求,高举民主自由人权的大旗,但如今上台执政,国家安全变成了头等大事。假如昂山无法给国民带来稳定的环境,在下次大选时很可能被选民抛弃。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民主女神以及诺贝尔和平奖这些称号,对昂山而言现在可能是负资产。
猫眼社评早前指,2017年3月停顿二年的中缅输油气管道重启,标志着缅甸正式纳入中国的能源供应版图,纳入一带一路经济圈。这是事关缅甸国运的地缘经济大事,中缅睦邻友好才是唯一出路。中国断不会任由能源版图随意变更,投资化水。
中国的策略,就是首先要保障中缅油气管道的顺利运营,维护中缅关系大局,而维护这个大局,就是尊重缅甸的国家领土完整,这一点中国有切身利益;其次不得罪伊斯兰国家,不掉进宗教乃至文明的冲突泥潭,这同样是另一个大局,上述二个大局都影响一带一路的大战略。二大阵营需巧应对,而西方阵营可以无视。因此,传统上的“不干涉内政”是主要外交立场,任何涉及罗兴亚问题的联合国投票均投弃权票。其次,一方面有机会就采取化解罗兴亚问题,做和事佬,另一方面警惕缅甸投向印度,不让印度拉帮结派,同时不给西方列强一个针对一带一路的切入点。笔者看,让罗兴亚人化整为零,分散到各国最好,既避免人道主义问题恶化,也避免缅甸内乱被西方乘虚而入,被彼尔德伯格人利用,成为亚洲不稳的新热点;退而求次是缅甸可划一小区给罗兴亚人,只要维护领土统一,其实可以允许多民族多宗教存在的。就看缅甸军政府及昂山如何应对了。
不过,目前看中国出手仍需最佳时机。罗兴亚问题与缅北问题本质不同,后者涉及边境安宁和地区政治格局,前者涉及宗教问题,并扩大为文明冲突之本质,没必要掺和。
要掺和也是走和事佬路线。其中罗兴亚“救世军”如何定性是关键之一。
这次罗兴亚问题,再次凸显老祖宗为中华民族立下的人本纪而非神本纪的人类智慧,猫眼社评早前也指出,中华始祖成功让中华民族千年避开宗教杀戮。未来也将要如此,遏制外来宗教在中华大地的蔓延,继续延续东方文明千年来超越宗教之上的优良传统,这是另一个话题。
(2017.9.11猫眼社评 逢周一,周三,周五在《熊猫时报》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