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时报讯】台湾研究基金会昨天举办“总统直选与民主台湾”学术研讨会,中选会主委刘义周发表论文表示,六次“总统”选举以来,国、民两大政党有胜有败,但国民党苦于一再分裂,造成支持者的流失。他说,国民党在民众的认同度,进入了“新的不来,旧的不留”的困难局面。
刘义周发表“总统选举中的重要民意:1996至2016”,表示在2012年前,国民党有二到三成甚至以上的基本认同者;尽管曾因新党、亲民党先后成立及宋楚瑜两次参选,国民党认同者有所流失,但还不具毁灭性;但2016年“总统”选举,是国民党基本盘大量转弱的一年。
刘义周指出,国民党的弱化不只是年轻人不进来,还包括旧的支持者出走;相形之下,民进党则有另一番面貌。
刘义周表示,2016“总统”选举年,民众对民进党的认同大幅度成长,从全体的四分之一,增加到超过全体的三分之一,并且取代国民党成为台湾第一大党。从1996年来,首投族支持民进党的百分比,固定地高于民进党的整体被认同度;更重要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民进党的认同度也增加,而在2016年来到历年最高。
至于“台湾人或中国人”的认同,刘义周指出,台湾民众认同自己是台湾人者,已高达近60%,认同中国人者未达5%。他提及,2012年以后的首投族,认同台湾人的百分比骤增。
‧国家认同起伏 柯P:因“猪队友”效应
对于台湾人认同在过去20年急速上升,台北市长柯文哲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交流,二是“猪队友”效应。他说,与大陆接触后,发现对岸很多人对“前总统”马英九不满,因为马英九主政时期,台独倾向愈来愈高;但蔡英文主政,台独倾向又开始下降,这就叫“猪队友”效应。
此外,台湾日本关系协会会长邱义仁以“1996年后历次总统选举与政党竞争”为题发表演说,他表示,历任“总统”候选人的特质,陈水扁“鸭霸”,马英九温良恭俭让,蔡英文则是不像民进党的民进党人。
邱义仁也谈及政党或候选人的负面效应,他说,陈水扁家族的贪腐,即使觉得自己冤枉,但社会上多数觉得就是贪腐,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年谢长廷与苏贞昌不论做怎样的选战调整,都会受到负面影响。2016年,马英九的个人特质被塑造为“无能”,也许马觉得很冤枉,但这样的印象,影响了国民党其他候选人的努力。
对于候选人的经费使用,邱义仁指出,对比国民党动辄花费上百亿元,彭明敏选举花费不到1亿元,陈水扁10亿元,蔡英文7亿元。不过邱义仁也强调,蓝绿政党,使用的选举经费逐渐减少,是一个明显的趋势。
邱义仁特别提到选举小额募款,从2012年时,蔡英文就开始进行“三只小猪”小额募款,这些募款占整体经费将近一半,非常不容易;到了2016年,蔡英文的小额募款,已达整体竞选经费的七成左右,小额募款的威力与实用性,超乎想像。
邱义仁在书面报告中说,选举媒介演变,过去的选举国民党惯用绑桩手法,民进党则靠着造势场合,宣扬政见,鼓舞选民的士气。到了蔡英文参选时,民进党阵营开始重视网络作用,网络的效果甚至超过报纸与电视广告。
邱义仁也形容几位“总统”特质,李登辉吸引有本土意识但没有那么强的选民。陈水扁特质明显,具有魄力、决断力,甚至有时可谓“鸭霸”;与陈水扁对比,马英九的温良恭俭的特质更容易被凸显;蔡英文则是和平冷静,民进党的传统上给人的感觉是,“没打架就不错了”,如果不是民进党的这种特质,蔡英文的非典型的民进党形象,也可能较不容易被凸显。
●扁拒打兴票案 “选举敏感度实在惊人”
提到陈水扁的决断,邱义仁说了一段故事,他表示,2000年宋楚瑜的兴票案,陈水扁竞选总部很早就收到很完整的兴票案资料,有一天向陈水扁反映,陈一听到此讯息,不假思索就说,“不要跟我说这个”,一口拒绝,陈认为真假不知道,“我们不要搞这个,按照自己的步骤打选战就好”。后来兴票案爆发,变成蓝营内部厮杀,如果陈水扁当时用了,会变成蓝绿厮杀,邱说,直到现在还是很惊讶,“陈水扁的选举敏感度实在很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