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虚拟化身会在香港出现

 

  【熊猫时报讯】去年11月,Soul Machines在A轮融资获得750万美元,牵头的投资者分别是由李嘉诚持有的维港投资(Horizons
Ventures)与美国创投基金Iconiq
Capital。自2006年成立以来,维港投资从人工智能,到VR虚拟实境,以至电子竞技、抗衰老产品及人造肉等多个创新科技范围都有所注资。维港投资代表Phil
Chen(见图)谈及投资Soul Machines的原因,以及对人工智能发展的看法。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最近发表的报告,单在2016年,全球投资超过260亿美元于人工智能。世界各地都有不少公司研发人工智能,Soul
Machines如何在众多同侪中突围而出,获得维港投资的青睐?

  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Soul Machines在头像模拟技术上,有能力处理面部表情的细微分别。Soul Machines的行政总裁Mark
Sagar曾在面部动画及像真技术方面取得两个学术奖项,令他的虚拟化身技术是独一无二。第二,Soul
Machines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虚拟人脑结构平台,使虚拟化身能够自主学习,作出情绪回应及面部表情。

  今天很多企业都採用聊天机械人,作为他们的客户服务人员,回应顾客查询。但现时主流的聊天机械人有何不足?而Soul
Machines的智能情绪回应虚拟化身(emotionally responsive avatars)可怎样改善这些不足?

  现时的聊天机械人的重点是在「对话」,但由于碍于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及理解(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的技术有限,聊天机械人只算是「半运作」,发挥的空间非常有限。智能情绪回应虚拟化身能够理解人类的情绪,并作出回应。这是它和人类最相似的地方,就是能够去了解别人的面部表情,并表达适当的情感反应。

  Soul Machines今年初推出名为Nadia的虚拟化身,为澳洲国家伤残保险局(Australia’s National Disability
Insurance Agency)担任网上助理。除了客户服务外,智能情绪回应虚拟化身相关技术还将用于什麽领域?

  在商业范畴方面,智能情绪回应虚拟化身的技术可在不同方面有所发挥,分别是数码员工、机器人性化、类似「他妈哥池」(一款养育电子宠物的游戏名称)的模拟游戏及在游戏中建立现实人物的虚拟化身等。相信未来Soul
Machines的虚拟化身亦在香港出现,但这目前不是我们的重点。

  社会上有很多人担心人工智能的发展。Tesla创办人马斯克(Elon
Musk)甚至称人工智能可引来第三次世界大战。你有何看法?虚拟化身仿真度如此高,最终会否取代人类?

  我们是在发展「扩展智能」(Intelligence
Augmented)的一方。我们相信建设人工智能是要为人类的发展带来更好的服务。未来,最好的员工就是要学懂如何与擅长不同范畴的机器工作,人类是不会被取代。

  最后的问题是,在接受彭博新闻社专访时,Mark
Sagar表示希望将公司的标志设计成两个共用一个子宫的胎儿,其中一个是人类,另一个则有著电子大脑。这个构思为何最终被投资者否决?

  因为这会令人产生误解,以为Soul Machines是在创造生物。

(彭博社)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