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时报讯】连日来,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和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易先良通过不同的方式发声,阐述中共十九大后中国外交理念,对于西方普遍关心的中国及地区话题表达看法和“答疑解惑”,并适度做出了反击。
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近年来在西方面前“直言不讳”(图源:新华社)
这不是事实!
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在11月19日接受英国独立电视台(ITV)“佩斯顿星期日访谈”节目直播专访时,主持人第一个问题就直入主题,问“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是不是毛泽东以来最有权威的领导人”。刘晓明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只说“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他将带领中国人民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没有直接回答是因为这种提问都是西方自己的判断,绝非中国官方定位。而且,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内部存在分歧,也存在一些认识误区。
主持人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问中国贫富差距问题,刘晓明承认的确存在这个问题,进而提到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有关“消除贫困”的说法。主持人似乎不理解“特色社会主义”,认为中国不该有巨大的贫富差距。
就“西方认为中国没有对朝鲜施加足够压力,迫使其放弃发展核武”,刘晓明直言“这不是事实”,提到中国已经尽一切努力劝说朝鲜放弃核武。中国一直以来也在参与和投票赞成联合国的相关决议。同时,他提到了半岛局势的症结所在,即美国和朝鲜缺乏互信。
对于是否对朝鲜半岛局势持“乐观态度”,刘晓明用“谨慎乐观”(Cautiously
optimisitic)回答,并说他始终相信只要各方保持接触,鼓励朝鲜重返谈判,就能够找到解决危机的外交方案。
在提到津巴布韦“政变”问题时,主持人提问穆加贝下台,中国对此是否“高兴”。对此,刘晓明强调了中国不干涉别国内政的立场。刘晓明还当场否认了西方报道中“津巴布韦军方政变得到了中方支持”的说法。
建议美国人重温初级经济学
中共十九大后,习近平接待特朗普的“规格”与“待遇”被过度聚焦。一些美国舆论甚至认为北京的红地毯待遇对于特朗普来说就是“陷阱”,生怕他在北京出卖美国的利益。对于这种疑问或抱怨,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11月15日出席美中政策基金会(the
United States-China Policy
Foundation)2017年年度晚宴并发表演讲时提到,事实上,比礼宾安排更重要的是两国元首之间沟通的深度和广度。
崔天凯说:“中美都有责任确保两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受贸易战或短视、狭隘的政治阴谋的影响。至于各种对两国经贸关系的指责,建议人们(具体指美国舆论)重温初级经济学,了解一下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理念、国际生产链、增值链以及全球经济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
点名批评美国助理国务卿
11月7日,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易先良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公报》发表署名文章,批评了美国代理助理国务卿威尔斯(Alice
Wells)。威尔斯曾向美国国会公开声称,中国对斯提供非优惠性质贷款造成了斯“不可持续的债务负担”,美国才是斯里兰卡最大的援助供应国。易先良在文章中直言不讳地说,这完全是无稽之谈(completely
unfounded statement)。”
易先良大使写道,中国对斯贷款绝大部分是优惠性质,而通过贷款建设的相关设施也为斯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第三方某些国家批评中国得到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Hambantota
Port)控制权后,只对自己开放,易先良反击称,根据中斯协议,该港口由中国和斯里兰卡共同投资运营。该港口和其他国家任何一个港口一样,对所有国家都是开放的。
从刘晓明、崔天凯和易先良等中共外交官的表现来看,除了出色的语言功底,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以外,他们更要洞察西方舆论对中共的评价与分析,做好公关宣传和反驳。他们活跃于西方智库、媒体等场合,也符合中国强势的外交姿态。
(今日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