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蓝雨
席卷西方世界的性丑闻事件,媒体几乎一日一宗,笔者每次想提笔,总发现还没完,即使到了今天,还仍有爆前加州州长,电影明星阿诺的性丑闻,不过,不等了,西方性丑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等全部性丑闻揭发,还不知道等到哪天,评论早已失去热点,今天社评就谈谈这个性丑闻。
不妨整理一下,过去一个多月席卷西方的性丑闻。
今年十月初,美国好莱坞大亨温斯坦被控几十年来性骚扰或性侵多名妇女后,公众指责的声浪似乎鼓励更多受害人纷纷出面,控诉其他衣冠楚楚的名人在过去几年、甚至几十年前,对女性犯下的不当性行为,使得丑闻一发不可收拾,而且影响愈来愈大。从娱乐圈到政界再到各行业,
纷传丑闻…反性侵风暴 席卷全美乃至西方社会。
当时金牌製作人亨温斯坦性侵丑闻爆出,美国人仍可相信这只是个别事件;但随后金像影帝、美剧《纸牌屋》男星奇云史柏西、著名记者罗斯、阿拉巴马州参议院补选候选人穆尔……愈来愈多人卷入性侵案,显示性侵问题在美国不是个别事件,或者个别行业潜规则,而现在公开的只是冰山一角。
例如,好莱坞借着权势欺压女星的淫棍不少,继金奖制片亨温斯坦之后,“豪情四海”名编导詹姆斯托贝克被包括茱莉安摩尔等女星指控性骚扰后,“手札情缘”瑞秋麦亚当斯、“地狱怪客”赛玛布莱儿也各自透露曾在试镜过程被他调戏、意图非礼,前者被要求看阴毛,后者更因拒绝他的求欢遭到生命威胁。
例如,纽奥良名厨贝希创办的餐饮集团,遭到廿馀名现任和前员工指控被多名主管性骚扰,包括贝希本人,迫使贝希辞去职务。
例如,洛杉矶脱口秀名嘴丽安.特威登指控民主党国会参议员法兰肯在二○○六年强迫她亲吻他,而且趁她睡觉时乱摸。连高龄九十三岁的前总统老布希,都被八名女子指控合照时摸臀,一些人称他还会说黄色笑话。
当阿拉巴马州共和党联邦参议员候选人摩尔被指性侵未成年,导致共和党内斗,因为在亨温斯坦事件爆发之后,全国瀰漫对不当性行为零容忍的气氛。
性丑闻的新闻,可以追溯到英国。
10月31日,英国太阳报率先报导英国国会的性骚扰问题,报导中说,问题严重到国会女员工在手机通讯软体成立群组,讨论被性骚扰的亲身经验。
英国政治部落格福克斯报导裡面指名道姓写道,继内阁官员卡尼尔承认要求女秘书购买情趣玩具后,有保守党助理公布一分国会女员工讨论性骚扰问题的手机群组对话内容,裡头提到卅六名保守党内阁成员和议员的姓名及性骚扰情事,包括有议员「毛手毛脚」,大臣「和研究员有不当性关系」,官员「付钱要女人闭嘴」等。更指有两名内阁大臣有不当骚扰行为,有人有不当性行为,另有十二名国会议员性骚扰女性员工,四名国会议员性骚扰男员工。
英国国防大臣法伦已经因为性骚扰丑闻于11月1日辞职,成为议会性丑闻出现以来第一个辞职的政客。
法伦辞职后,保守党资深议员敦促梅利用此机会清除政府官员中的所谓“更衣室文化”,即指男性体育选手在更衣室内开那些大男子主义、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反同性恋的玩笑的文化。
11月16日美国。有电台女主持人揭露,现任民主党参议员阿尔·弗兰肯(Al
Franken)曾借机强吻她,还趁她睡觉时猥亵她(如图),另一女子20日指控弗兰肯曾借一次拍照机会猥亵她;一位女子声称本月20日指控加州议会民主党党鞭博卡内格拉曾在夜总会对她进行暴力猥亵。弗兰肯是民主党政治明星、被认为有望角逐总统。
11月17日,美国国防部发表报告披露,过去四年裏,美军全球军事设施报告的性侵指控超过2.03万宗。报告指2013财年至2016财年间,美国陆军报告了8,284宗性侵指控,海军为4,788宗,海军陆战队为3,400宗,空军为3,876宗
11月23日,1965年至今在任时间最长的密歇根州民主党资深众议员科尼尔斯,被揭发曾性骚援女下属多年,更因对方不肯就范而将其解僱,而国会宣布,将针对此项指控对科尼尔斯展开内部纪律调查。据悉,科尼尔斯已经在国会工作了50多年,成为美国任职时间最长的国会议员。此前科尼尔斯被指利用国会资源,对女性职员一再做出性挑逗,并在公开场合抚摸她们的手、大腿和臀部,而且还与受害者达成保密协议。科尼尔斯还是指标性民权领袖、因陷性骚风波而宣布退出在众议院担任的领导职位。
还有下半身裸照在社群网站流传的共和党资深众议员巴顿(Joe Barton),让美国国会山庄蒙尘。
同日,迪士尼动画部门创作总监、彼思(Pixar)创办人之一的约翰•拉塞特(John
Lasseter)被指经常拥抱同事,引发性骚扰议论,而他在发给同事的内部备忘录中承认他曾因拥抱让员工感到「不受尊重或不舒服」,宣布暂时引退,离开公司六个月。
同日,媒体揭前副总统拜登形象虽正气,但他在审理希尔当年性侵事件案件中的角色,被指为“帮凶”,揭示美国性侵问题的根源。在权力制度下沉默,无形成为“帮凶”。
11月24日,美国女演员希瑟·林德指控,四年前她出席一场电影宣传活动,和前总统老布殊合照之际被他性骚扰,而且老布殊的妻子芭芭拉(Barbara)在旁边全程目睹。老布殊周二发表声明向林德道歉,并说他的举动纯属开玩笑「attempt at
humor」。
11月25日,瑞典。据瑞典《每日新闻报》较早前报道,多达18名女子近日一同指控一名斯德哥尔摩文化中心的主席,指他涉嫌在1996年至2017年间侵犯及强奸她们。
「性丑闻抵达诺贝尔奖颁奖机构!」奥地利《标准报》26日也以此为题,报道负责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文学院近日爆出性丑闻:与该学院关係密切的一名瑞典文化界知名人士,涉嫌在1996年至2017年间,对学院多名成员的妻女、女性成员及工作人员实施性骚扰、猥亵和强姦。目前,学院已与其断绝关係。
11月28日,美国报道指70岁的亚拉巴马州共和党籍联邦参议员候选人穆尔曾任亚拉巴马州的法官,他被多人指控在30多岁时,调戏或骚扰未成年少女,最年轻者仅14岁。
同日,美国世界新闻网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王牌主播查理·罗斯(Charlie
Rose)被爆曾经性骚扰多名女子后,亚利桑纳州立大学及堪萨斯大学不约而同撤回授予他的奖项。
11月30日澳洲媒体报道,澳洲知名电视主持人唐·伯克(Don
Burke)被几十名女性指认性侵及猥亵。当地媒体称之为澳洲首例「亨温斯坦式」性侵案。 而从10月至今,共有100多名女性出面指控亨温斯坦欺凌和侮辱的行为,他犯下从威胁到强暴的恶行已持续40年。
12月3日,Facebook营运总监桑德伯格撰文,指曾在工作上遭男人性骚扰,包括含性意识的挑逗、开会时在桌下被摸脚,甚至是邀约在夜晚单独提供“职业辅导”。她表示,随着她扶摇直上,被性骚扰的次数也明显减少了,故认为一切都是权力问题。
同日,媒体报道美国和英国体育界都曾传出性侵青少年运动员的丑闻。美国奥运体操金牌女将玛朗妮控诉自她十三岁起,便遭前国家队队医纳萨尔多次性侵。奥斯卡影后丽丝韦花丝潘,在公开场合表示,她十六岁时曾被一名导演多次性侵犯。她未有透露该名导演身份,但仍遭其他导演及製片人阻止发声。
青年运动评论员库克指出,美国部分学校和体育组织声称为了保护未成年犯案者的前途,阻止受害人举报,甚至惩罚举报者。美国德州拉弗尼亚一中学今年3月发生男童遭性侵案。受害人父母在庭上指,该校近10年来弥漫的性侵和欺凌文化,即使接到举报,学校也不闻不问。库克批评社会鼓吹包庇,以保护年轻犯案者为由不作重罚,助长强姦和欺凌。他批评美国一些地方的法律把部分性侵罪行列为较轻的欺凌罪,而不列作性侵。
库克认为,如今的社会环境就是承认部分人的地位较优越,即使犯下性侵的罪行,也可逍遥法外。在学界,年长体育队成员往往性侵较年轻者。他认为,学校和小区须对欺凌和强姦文化「零容忍」,并发出明确信息,不容许运动员以为有为所欲为的特权。
12月4日, 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传奇音乐总监詹姆斯·莱文惊传性骚扰丑闻,《纽约邮报》2日报道,他被控自1985年开始长期猥亵一名15岁的男孩。《纽约邮报》引述一份警方报告指出,这位不具名的受害者向伊利诺伊州福雷斯特湖警方详细描述骚扰事件,并称莱文曾在他面前自慰还亲吻他的阴茎。74岁的莱文担任大都会歌剧院音乐总监长达40年,目前是歌剧院荣誉总监。
同日,性丑闻风暴引向特朗普。曾主持电视节目「前进好莱坞」的比利‧布希,4日终于打破沉默,证实特朗普总统当年夸口宣称他能乱抓女性私处时,他和另外七个人在场。
12月6日,著名影星,前加州州长阿诺原订4日要在美国首府华盛顿获颁政府监督组织「普世原则委员会(Common
Cause)」的「人民利益奖」,但是却硬生生被抗议者「搞掉」了。因为自从阿诺获奖的消息公布后,就有抗议者自发组织请愿网站,连署要求委员会取消这个奖项,理由是阿诺史瓦辛格在2003年竞选州长期间,有6位女性向洛杉矶时报爆料,曾在70年代连续在片场与办公室受到阿诺不同程度的性骚扰。阿诺当时并未承认这些指控,只是很低调地表示那时在片场「有时确实行为不太恰当」。事件反映所谓的“普世原则委员会”纯粹是政治花瓶,毫无含金量。
还有,“纽约时报”白宫记者葛伦.斯洛许也因对年轻妇女强行求欢和非礼,遭到停职调查处分;国家广播公司政治分析家Mark Halperin和国家公共电台新闻主管Michael Oreskes都因涉及性骚扰而去职。。。。。。
这些名人,涉及美国影视界、政界以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均是当今只手可热的政治精英,社会精英。遭指控名人中,有人公开道歉,有人反驳指遭抹黑,也有人选择沉默以对。有些人将该现象称为「亨温斯坦涟漪效应」,但笔者认为,这岂是涟漪效应,这已经成为西方社会的独特的性侵文化。以上数不胜数的例子说明,任何礼义廉耻,在本能面前都不堪一击。精英们无法约束自己的下本身。
而对于受侵犯的女性来说, 丑事不堪回首,最希望的可能是尽快甩掉这些不快事,特别是遭受到本来是自己信任的人侵犯,譬如是父兄或师长,在考虑揭发事件又要面对更大的人情义理挑战时,可能会遭受更多伤痛,或会选择哑忍。
虽然不说出来,或会导致犯事者更觉得「一帆风顺」,魔爪伸得更密更广,就如上述的美国体操队队医,便有超过百名妇女及女孩向他提出诉讼,但受侵犯者是可怜的,不能怪责,而是需要令有可能遭侵犯的人都明白,举报可保护其他人免于受害,而她们是受到社会及法律保护的。不过,一向崇尚人权的精英们,有没想过这些被性侵的女子,也有人权,也有尊严?!
犯下性侵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亦令人在面对同类案件时保持沉默,无疑是助长歪风。有在《新共和》杂志撰文的David Dayen指,干犯性侵的人可能没了工作,失去名誉,但却少有负上法律责任。因为民众、特别是受害者对法律体系没有期望,不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他们,公平审理案件,所以宁愿将对性侵的审判交予媒体。
「怎可以怪他们?他们见证着无数的例子,有权力、大部份也是有财力的人,在任何可想象的情况下,犯罪及诈骗后相安无事。」除了一系列的性侵案,他以金融海啸为例,指有权有势的人鲜有为错误受到制裁不是新鲜事,但厚颜无耻的免于受罚则是这个时代的特点。
西方卷起的性丑闻风暴,可能是特朗普总统2005年自夸他能任意轻薄女性的谈话在去年大选期间被抖出来所引发。他否认性攻击,宣称他的淫秽言论只是“更衣室戏言”,并当选总统。他粗鄙的本性却意外促成当前的反性侵害革命。这种对男性至上的反动风潮,实际上是摒斥特朗普轻率丑陋的言行,并可能因此鼓励亨温斯坦和其他人的受害者挺身而出,而且这股愈演愈烈的风暴正席卷各界。
事实上国会不缺性骚扰惯犯,有些仍高踞国会殿堂,而且国会议员为此与受害人和解,本身可以分文不出,都由公款支付,而过去10年纳税人可能为此付了几百万元。
西方对于自己的性丑闻风波,开始时进退失据,但后期想出一个公关拯救西方社会形象的手法,该手法将性丑闻风暴命名为“ME
TOO”行动,将政治,社会性丑闻包装为自我纠错的一次行动,以期重返国际道德高地。
在“ME
TOO”行动下,香港有“栏后”美誉的运动员吕丽瑶在社交网站撰文揭露曾遭前教练性侵,附图并手持写有「#MeToo」字样的纸条,事件震惊香港体坛。
瑞典外长沃尔斯特伦早前向当地传媒透露,曾于外交场合遭性骚扰。她未有透露该次遭遇详情,但指希望透过自身行动引起大众回响。
早于运动之前,台湾女作家林奕含亦以文字作控诉,她将自身经历化作其小说内容,细诉童年时曾遭老师性侵;小说出版后在台湾引起极大回响,可惜她最后不堪创伤后的综合症折磨,上吊自杀身亡。
这场席卷全球的性丑闻风波,让人想到西方普世价值,并非治世良方,因为在普世价值之下,有些精英们长达数十年的性侵,已经让普世价值褪色。事实上,普世价值更多时候被人用作政治工具,干涉别人。现在大家发现,原来西方上层社会是藏污纳垢,礼崩乐坏。表面绅士,内里色魔,成为真正的伪君子。所谓自由,博爱,公平,民主等等普世价值名词,现由这些政治精英,社会精英亲身做出自己的解读,却是十分讽刺。
西方精英现用“ME TOO”来包装掩饰,可事情远没这么简单,所谓纠错机制也是疑点重重。
11月27日《华盛顿邮报》表示,在一个明显以他们为目标的针对性行动裏,有人试图向他们提供假爆料故事,以破坏调查共和党参议员候选人穆尔(Roy
Moore)被控性骚扰的报道信誉。他们指出,看见爆料女子进入卧底调查组织「真理计划」(Project
Veritas)的纽约办公室。真理计划是一个专门锁定主流媒体、以秘密纪录的方式揭穿媒体偏见的组织。
因此,不排除有政治势力借性丑闻浪潮,清除政敌。这些动物性冲动,换来对人类公义的损害,影响深远。或者,在西方政治献金贪腐合法化之下,性丑闻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攻击的新手段。
事实上,美国政治人物和其他权势人物接二连三遭到性骚扰指控,将影响到2018年11月国会期中选举,还深深影响西方普世价值观。西方社会,究竟发生什么了?还是我们梦想中的“自由世界”吗?
(2017.12.6猫眼社评 逢周一,周三,周五在华人电子日报《熊猫时报》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