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核武运动获和平奖 美英法大使集体缺席

  

废核主席菲恩(右)与广岛核爆炸幸存者(中 )共同领取奖项

      【熊猫时报讯】本年度诺贝尔奖得主中,最受瞩目的莫过于和平奖获得者「国际销毁核武运动(ICAN)」。在得奖之前,该组织再次唿吁国际社会为核裁军作出更多努力,并指出每国总统特朗普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都不应该拥有可以终结世界的武器。「国际销毁核武运动」周日(12月10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获颁诺贝尔和平奖。诺奖委员会表彰该组织「为实现禁止核武器条约而作出划时代的努力。」包括美英法在内的西方核武国家因仅仅指派级别较低的外交代表参加。
本报国际组报道

  该运动主席菲恩(Beatrice Fihn)与85岁的广岛核爆炸幸存者节子·图尔洛夫(Setsuko Thurlow
)共同领取奖项。诺奖评审委员莱斯-安德森(Berit
Reiss-Andersen)在奥斯陆市政厅举行的颁奖典礼上表示,「国际销毁核武运动所发出的最为重要的讯息是,只要我们还有核武器,世界永无宁日。」尽管禁止核武的反对阵营很强大,但现在这话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只要有核武 世界无宁日」

  在颁奖前不久谈及朝鲜核危机时,菲恩表示局势异常危险。同时指出,目前人们对于美朝爆发核战争的担忧本身说明所谓「核威慑策略」并不总能奏效。她表示,每国总统特朗普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掌控可以终结世界的力量,而他们都只是凡人,没有人应该拥有这样的能力。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应该经歷我们所遭受的苦难。」

  2007年建立的「国际销毁核武运动」大力推动联合国今年7月通过的《禁止核武器条约》。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这一网络成员包括来自大约100个国家的468家组织,比如「国际纺织核战争医生组织(IPPNW)」。

  1945年8月6日,美国轰炸机Enola
Gay对广岛投下首枚在战争中使用的原子弹。这颗原子弹还有个听起来没有杀伤力的代号「小男孩」。广岛当时拥有35万居民,据估计,原子弹落下,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瞬间死亡。爆炸冲击波很快将内城夷为平地。

  疑政治原因未按照惯例

  在接受颁奖前一天,国际销毁核武运动唿吁各国继续支持核裁军。节子·图尔洛夫则表示,美国对广岛发动核打击后,世界成为了一个更加危险的所在。「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应该经歷我们所遭受的苦难」,这位亲身经歷1945年8月原子弹空袭的日本女性表示。当时她年仅13岁。

  国际销毁核武运动此番获奖并非毫无争议:被视为拥有核武器的九个国家以及包括德国在内的几乎所有北约国家都没有签署《禁止核武器条约》。诺奖委员会称,包括美英法在内的西方核武国家因为政治原因而没有按照惯例派遣驻奥斯陆大使出席此次颁奖仪式,而是仅仅指派级别较低的外交代表参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