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京周记:雄安「打渣除痞」背后缘由

  【熊猫时报讯】12月13日,「雄安发布」官方微信发出一篇《重拳出击!雄安新区将持续开展打黑除恶和打渣除痞专项行动》帖文,称「将持续开展打黑除恶和打渣除痞专项行动」,三县公安(即组成雄安新区的雄县、容城、安新)「每个县都要在1个月内至少侦办1起黑恶痞霸案件」。这一公告乍看近乎荒谬,但其实当地一直有黑(黑社会性质的犯罪集团)、恶、痞(地痞流氓)、霸类型案件,掀起民愤。

  早在今年4月,河北省公安厅、保定市公安局驻雄安新区联合工作组就曾通报10宗扰乱社会秩序犯罪典型案例,并透露自4月8日开展专项打击行动以来,共拘捕犯罪集团11个,破获刑事案件23宗。当中被查获的涉「黑恶痞霸」类案件中,竟有多宗涉及村干部。例如上月中旬,保定市公安局宣布,成功打掉容城县平王乡平王村丁立新为首的黑恶势力。

  村干部涉黑掀民愤

  据当地人称,案件涉及两名村支书一家兄弟4人,破案后雄安新区居民无不拍手称快。在当地的百度贴吧中,也有大量举报村干部贪腐或涉黑的投诉,可见这类案件影响之恶劣、波及范围之广,确实引起了民愤。

  徵地利润增 任村官牟利情况猖獗

  在内地,乡(镇)所辖的行政村的村民选举产生村委会,每3年选举一次。但随着近年徵地利润增长,掌管村集体甚至于村民个人耕地分配的村干部成为了不法分子觊觎的职位。按法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委成员。但实际情况中,由于村民劳动力外流,选举时委託投票甚至买卖选票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穷村干部用一桶油或者提供低保(综援)就可骗取选票。

  (明报)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