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变化更感庄严肃穆 元旦天安门升国旗启新章

  

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 (中新社)

      【熊猫时报讯】天安门广场的升国旗仪式在元旦日早上由解放军仪仗队及军乐团执行,武警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结束35年的任务。数万名民众为观看升国旗仪式,一大清早已经齐集天安门广场。有分析认为,此一转变带来了七大变化,包括更好地体现了仪式的肃穆庄严。 

  昨早7时32分,升旗号角响起,升旗仪式正式开始。22秒号角余音未了,96名解放军仪仗队队员组成的护旗编队,从城楼中间券门走上金水桥,30名礼兵肃立两侧迎接国旗。编队之后走出金水桥,齐步换正步行进。三名身穿陆海空军服的分队长,拔刀出鞘,行举刀礼,90名队员端枪护卫国旗前行。

  早上7时34分,编队抵达国旗桿基座,升旗组三人齐步走上基座准备升旗,护旗队员面向国旗列队。随着分队长的口令「向国旗──敬礼!」响起,护旗队员和礼兵行举枪礼。两分钟后,解放军军乐团奏响《义勇军进行曲》,升旗手挥动右臂划出弧线,国旗迎风展开。

  军乐团提前从广场西侧进场

  中新社报道,每月第一天升国旗按126人编队方案实施,其中护旗队员96人、礼兵30人,分别穿14式陆海空军礼服。护旗队由前至后依次为国旗组3人、陆海空军分队长3人、陆海空军队员90人。队员90人编为6路15列行进队形,分准备、迎旗、护旗、升旗和返回五个步骤,全程10分钟。至于降国旗全年按66人编队方案实施,列队形式和行进动作与平日升旗仪式相同,不安排军乐团或录音伴奏。国旗哨分两种形式,升旗后由3名穿陆海空军礼服仪仗队员徒手站立哨位;降旗后由两名穿陆军常服仪仗队员徒手站立哨位。

  报道称,解放军执行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任务,主要有七大变化,包括新创作《升旗号角》音乐,由军乐团8名礼号手在天安门城楼演奏,象徵奏响新时代的奋进强音。仪仗队礼兵在金水桥南侧列队,强化庄重威严的气氛;每月第一天升国旗护旗队员由原来的36名增加至96名,平日升国旗护旗队员由过去36名增加至66名,更好体现威武雄壮的气势和阵容;原升国旗时演奏国歌三遍,时长2分7秒,与太阳经过地平线的时长对应。现护旗队行进至国旗桿基座位置,到国旗升至旗桿顶端的时长仍保持2分7秒。国歌完整演奏一遍,升旗时长为46秒;军乐团由过去跟随护旗队执行演奏和返回,改为提前从广场西侧进场,在旗桿基座南侧区域演奏,护旗队出场和返回更加整齐划一。

  护旗队出场不奏乐听脚步声

  另外,还有的是每月第一天升国旗,将《歌唱祖国》从护旗队出场行进间演奏,改为升旗后返回时演奏。护旗队出场时不演奏音乐,全场安静,凸显护旗队员的整齐脚步声,更好体现仪式的肃穆庄严;护旗队进场正步行进时由肩枪改为端枪,升旗时增加三名分队长下达「向国旗──敬礼」口令、行举刀礼,增强威武气势;以及升旗组由原来的4人调整为3人,分别穿陆海空军礼服,代表全军官兵。穿陆军礼服的升旗手执行展旗任务,另外两名穿海军空军礼服的护旗兵握枪行注目礼。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仪式经过多次调整。1982年12月28日,原武警北京总队第六支队十一中队五班进驻天安门,担负天安门广场升降和守卫国旗任务。中国有了第一套规范的国旗升降仪式。

  至于武警北京市总队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就在2017年12月31日下午5时许,完成了他们的最后一次降国旗仪式。58岁的北京民众马志江特地到场拍照,他表示:「武警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明(昨)天不是要换成人民解放军仪仗队么,来留个纪念。」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