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雪梨晨锋报」22日报导,澳洲政府去年9月与台湾签定秘密协议,让诺鲁共和国急需医疗救助的难民转诊到台就医。图为诺鲁难民营的男性在刷牙。美联社
【熊猫时报讯】澳洲「雪梨晨锋报」22日报导,澳洲政府去年9月与台湾地区签定一份秘密协议,让澳洲将安置在诺鲁共和国、急需医疗照护的难民送到台湾地区,目的是为了避免难民接受在地医院治疗后申请居留。
澳洲费尔法克斯传媒(Fairfax
Media)揭露澳洲与台湾地区签署谅解备忘录,目前已有五名难民搭机到5500公里外的台北接受治疗。最近几个月,一名55岁的伊朗妇女来台接受心脏手术,之后返回诺鲁。据报一名63岁患有肺癌的阿富汗男性拒绝来台接受安宁照护,反而要求到澳洲医院。
不过本周澳洲联邦法院同意接受一名30岁索马利亚孕妇,她因受过女性割礼,堕胎时引发并发症,她表示需要澳洲医院高标准的照护,而非台湾设备。
澳洲内政部发言人证实去年9月与台湾地区签署协议,并承认数名人士来台接受治疗后已返回诺鲁。发言人表示,澳洲清楚告知,接受「区域处理安排」的人不得定居在澳洲,医疗转介并非移居澳洲的途径。
澳洲政府从未公告谅解备忘录内容,22日当天也拒绝透露。从澳洲前工党政府时期开始,已有超过400名难民和寻求庇护者从诺鲁和巴布亚纽几内亚的马努斯岛飞往澳洲就医。
报导指出,台湾地区被公认拥有高品质医疗体系。澳洲内政部发言人表示,台湾部分医院和医疗技术在全球持续被列为最佳等级。
台湾长期提供邦交国诺鲁协助与人道救援,其为少数承认中华民国是独立国家的国家。报导指出,台湾未加入联合国,也未签署难民地位公约,其实无需受理庇护申请。
雪梨晨锋报指出,据了解澳洲曾向多国寻求协助或要求转诊,但唯有台湾地区与澳洲总理滕博尔政府签署协议。
工党移民事务发言人纽曼(Shayne Neumann)批评澳洲内政部支持转诊、隐瞒这类协议。难民律师曼内(David
Manne)表示,澳洲政府政策显示政府采取极端手法,逃避对难民的基本义务。
台澳签约诺鲁难民送台就医已治疗10多名病患
24日台伪外交部今天证实,去年台湾与澳洲签订合作备忘录,让澳洲政府可将诺鲁难民送来台湾就医,至今已治疗10多名急症或重症病患。
苹果日报报导,澳洲雪梨晨锋报揭露,澳洲与台湾两国在去年9月秘密签署谅解备忘录,让澳洲政府可把安置在诺鲁共和国,且有紧急医疗需要的难民,送到台湾接受治疗。这么做的目的是,要防止难民在澳洲接受治疗后,趁机向法院申请留在当地。
发言人李宪章上午表示,澳洲政府考量台湾医卫与照护水准,及台诺多年医疗合作经验,于去年9月间与台湾签定合作备忘录,由台安医院自今年1月起,协助现居诺鲁的难民及寻求庇护者,在紧急且在诺鲁无法获得及时医疗诊治的情形下,转送来台接受医疗照护。
李宪章表示,备忘录中明订缔约双方应遵守国际人权标准,确保相关当事人受到有尊严的对待及妥适的诊治照护。计画施行迄今,已提供10余名重(急)症病患完善有效的医疗照护。
李宪章说,世界卫生组织(WHO)宪章明载「健康乃基本人权」,为呼应WHO「全民健康覆盖」(Universal Health Coverage,
UHC)的理念,致力深化在国际医疗领域的贡献,并将提升友邦医疗水准及加强医疗合作,列为双边合作重点之一;诺鲁是台湾位于南太平洋的坚定友邦,台诺双边医疗合作计画行之有年,并获丰硕成果。
他指出,作为国际社会积极及具建设性的成员,台湾乐愿与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及致力提升全体人类的健康。台湾将持续秉持普世人权与健康价值的原则,协助友邦提升医疗水准,并与理念相近国家,继续深化在医疗援助、人道救援、跨国防疫等全球性议题上的合作,以实现「健康无国界」的目标。
台湾输出医疗软实力
5月28日中午记者打电话采访双和医院副院长林家玮时,他刚结束早上的门诊,匆匆忙忙要赶往机场,准备搭下午的班机,取道夏威夷再次前往台湾邦交国马绍尔。经过漫长的航程、转机过程,6月1日才能抵达,接着要马不停蹄拜会马国总统、卫生部门主管,也要关心台湾驻马国「滚动式医疗团」运作,了解两国合作计画的进度。
林家玮每年至少要到马绍尔5次,虽路途遥远,但他深信「见面三分情」,对于巩固台湾与马绍尔的邦谊会有帮助。他认为,双方常见面、联络,培养感情,「只要根扎得够深,就不怕被拔」,意思是较不需要担心这个位在太平洋赤道附近的台湾邦交国被中国挖走。
马国人口不到7万人,医疗资源缺乏,人民生重病,只能千里迢迢外送到他国求助,但费用高昂;双和医院每年派10名各科医师到马国驻诊,小病大病都能看。一名罹患甲状腺癌多年的妇女,因台湾医师帮忙手术而重生;9岁男童爬树摔断腿导致长短脚,若没即时处理,一辈子受害,也是双和骨科医师救援,让孩子又有活蹦乱跳的机会。
双和医院耳鼻喉科专任主治医师巫承融到马国驻诊时,特地学了当地语言,不用透过翻译就能跟病人互动。巫承融回忆,曾有一名耳朵发炎的病人,受病痛折磨好久都没医师能处理,直到他到马国驻诊才解决,「好几个病人都在门诊流泪,谢谢台湾医师的帮忙。」
台湾医疗水准傲视国际,给友邦厚实的支援,让马国上下都看重台湾的情谊。林家玮说,驻马国台湾卫生中心只要办活动,马国总统海妮(Hilda C.
Heine)一定出席,甚至会一起在会场跳舞,非常亲民;马国卫生暨公共服务部长卡拉尼.卡内科(Kalani
Kaneko)则是每到国际场合就提台湾,且都会主动帮台湾争取加入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参与世界卫生大会(WHA)。
在另一个友邦非洲的史瓦帝尼,台北医学大学设有长驻医疗团,因史国爱滋感染者众,且同样欠缺医疗资源,民众生病常要送到南非治疗。医疗团长杜继诚受访时曾说,台湾医疗团帮史国政府节省大笔转诊费用。他在当地是唯一的神经外科医师,从2009年到2015年间,共执行995人次的手术,以每次手术费用约南非币4万元(约新台币9万4千元)计算,帮史国省了新台币9千多万元。
史国国王恩史瓦帝三世(HM King Mswati
III)非常信任医疗团,家中有任何亲人生病,一定会紧急拜托医疗团处理,杜继诚常常半夜奔向王宫。医疗团每年也会开办「王室健检」,由北医派出数名医师到史国,为王室成员健康把关。
北医国际医疗服务组组长许芝瑄表示,「邦交是政治的关系,但医疗团和王室的关系,就像是亲人、朋友。」国王或王母生病,也都是由医疗团看诊,双方互信基础很深,是邦谊稳固的重要原因之一。
恩史瓦帝三世曾公开表示,台史邦谊、友好关系无庸置疑,「至死不渝」,除了他的父亲索布扎二世扎下友好根基,两国关系历久不衰,跟台湾确实给予史国许多实质帮助也有关系。
不只为邦交国提供医疗后盾,卫生福利部国际合作组技监许明晖说,台湾不论是官方或民间,都透过多种管道,如紧急人道救援、行动医疗团、长驻医疗团、无国界医生组织等,在全球各地的邦交国与非邦交国都有足迹,这也是今年在WHA会有这么多国际友人为台发声的关键之一。
双和院长吴麦斯曾表示,很多国际民间组织援助马绍尔,但「马绍尔觉得我们台湾最好」,原因无他,台湾是真诚想帮助马国解决问题,自然能获得信任;也呼应了许明晖所说,「和国际交朋友,你对朋友好,朋友就会对你好。」
林家玮则说,不用担心台湾的朋友会愈来愈少,「断交是政治的事情,私底下的往来比政治更重要」。台湾没办法跟别的国家「比钱多」,但「钱这种东西(所换来的)其实是不可靠的友谊」,台湾以本身的竞争力和其他国家建立实质友谊更为重要,而且更难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