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时报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工作人员在周四发布的一篇报告中表示,中国经济正处在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的“历史关键时刻”,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将决定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道路。
报告称,中国政府一方面让市场力量发挥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国家在经济中仍发挥着普遍作用,这两个方面之间存在矛盾。
其他主要挑战包括,一些领域的贸易和投资体制的限制性较高;债务增长依然不可持续。
该机构的工作人员指出,为了实现预期更高质量的发展,中国必须继续控制信贷增长,让市场力量发挥更大作用,并促进开放。
另据报道,中国正以快于预期的速度向经济注入资金,这表明随着贸易紧张局势升温,中国政府越来越担心增长放缓问题。
中国国务院本周鼓励地方政府加快在债券市场融资。中国央行也向商业银行投放超过人民币5,000亿元(约合740亿美元)流动性,促使后者发放贷款,这是2014年启动这类注资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近期的措施旨在提振八年来增长逐步放缓的中国经济,过去两年来,中国政府努力控制金融系统杠杆规模,导致企业获取贷款和实现增长的难度加大。中国观察人士说,人们开始担心去杠杆力道过猛了。
西方经济学家敦促中国坚持到底,甚至加大力度控制宏观经济中的债务。
此外,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五早间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人民币6582.9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比5月份放缓1.1个百分点。
此前5月份该指标同比增长21.1%,增速比4月份放缓0.8个百分点。4月份同比增长21.9%,比3月份大幅加快18.8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解读称,上半年新增利润主要来源于钢铁、建材和石油开采等行业。
上半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及电力、热力业五行业对全部增长的贡献率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