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人民币贬值…中国不是故意的

  

      【熊猫时报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4月迄今已贬值逾8%,令许多分析师及政客猜测中国是蓄意让人民币贬值,来抵销美国总统川普的关税措施。但几乎可以确定并非如此。

  理论上,人民币汇率是由一篮货币决定,成分超过20种,其中多种货币都是钉住美元,或紧盯美元。因此人民币走势其实是与美元汇率指数背道而驰;当美元指数上升,人民币就贬低,反之亦然。

  但最近几周人民币一直加速贬值。在美国开征关税之前,每当美元指数上升时,中国显然也使人民币对一篮货币升值;但在贸易战开打之后,中国便任由人民币速贬,因而令外界担心中国可能是在进行汇率竞贬。

  但如果深入观察多项数据,便应该消除这项疑虑。从元月以来DXY美元指数升逾8%,而人民币只对美元贬值约6%;同期间MSCI新兴货币汇率指数也下跌6%左右,贬幅几乎与人民币相当。这显示人民币对美元还须再贬,才能跟上一篮货币的水准。

  再者,第2季人民币虽贬,但中国仍有320亿美元的资金净入。资本帐有顺差,加上人民币进一步贬值,显示中国只是要使人民币的价值钉住一篮货币。

  更重要的则是中国不大可能希望人民币大幅且持续贬值,因为这将造成一连串问题。贬值加关税,将使消费者的购买力蒙受双重损失。最近的数据显示,中国当局一直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固定在6.9-6.3的区间内。目前境内汇率为6.79,离岸更高一些,因此官方可能不久就要采取阻贬行动。

  基于中国经济可能会先恶化、再好转,中国更不会让人民币大贬。中国最主要的财务风险,一向与美国的货币政策息息相关。现在联准会(Fed)倾向持续紧缩,而美、中公债的殖利率眼看将难以维持1个百分点的差距,自然会推升美元并压低人民币。

  因此中国政府的当务之急,就是对外澄清汇率政策。主要国家央行官员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与市场充分沟通;反观人民银行,总是突如其来地宣布各项政策或双率变动,且从未对目标水准提供指引。

  值此市场动荡期间,中国仍讳莫如深,自然会引发种种猜测。但事实上并没有理由认为中国正在压低人民币汇率,来抵销川普的关税措施,而且在未来短期内也无意如此。中国若能做出此种保证,将可获得市场的欢迎。

        (作者Christopher
Balding是深圳汇丰商学院商业和经济学副教授、彭博资讯专栏作家)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