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时报讯】伟大的湄公河(中国境内称澜沧江)从位于青藏高原高海拔的源头奔腾至越南的三角洲沼泽的入海口,它构成了全球最伟大的生态系统之一。而对于寮国而言,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是雄心勃勃的水电站建设计划以及未来数十年潜在经济增长的能量之源。
这座内陆国度梦想成为由大量水电站构成的「亚洲电池」,如今,这个梦想遭遇了一场惨痛的挫败:7月23日,一座水坝坍塌,该项目投资10亿美元,得到了寮国政府的支援,由泰国和韩国企业参与建设。
近年来,相关国家掀起了一场开发湄公河及其支流水电资源的惊心动魄的竞赛,这一局面反映了东南亚无法满足的电力需求,据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2017年预计,到2040年,这一需求将增长约66%。中国投资者为该地区的大型项目提供了资金,特别是在寮国、柬埔寨和缅甸。
近期的溃坝以及2017年秋天的另一起事故让人们开始怀疑,由总理西苏里(Thongloun Sisoulith)和总书记沃拉吉(Bounnhang
Vorachith)掌舵的寮国政府能否安全掌控由前往该国的跨国能源和建筑企业带来的投资浪潮。
但寮国这样一个一党执政的国家似乎没有多少踩刹车的动力。该国对水电的下注关乎经济的兴亡:寮国近700万人口的用电几乎都仰赖于水电,而将多馀的电力卖给邻国则是重要的出口收入来源。
「我不认为这会对政府造成太大影响,」新加坡谘询公司风险控制集团(Control Risks)的资深合伙人、前美国外交官查莫罗(Dane
Chamorro)表示,「总理刚刚上任且备受尊敬,而鑑于该领域在出口创收方面的重要地位,我不认为发展速度会放缓。」
对中国来说,为湄公河流域的水电站项目提供资金能改善能源安全,并能增加该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这一点在地区内引发了担忧,特别是越南担心中国会干扰流入下游的水量。
环保团体也担心项目工程师和建筑企业是否对近来的气候变化和暴雨情况做了充分准备。同时,人们还担心寮国和柬埔寨的水电热潮和水坝网路会让渔业和水稻种植变得越来越脆弱。
「这场溃坝事故揭示出,有必要对当前开发水电以供出口的政策以及水坝建设的快速升级进行重新检视,」环保组织国际河流(International
Rivers)的东南亚项目负责人哈里斯(Maureen
Harris)表示。她说现在人们很担心寮国政府是否有如此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显然未遵循标准。」
「寮国自身能力的匮乏促成了向外国私营领域投资者开放的政策,但投资者显然未能遵循恰当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也担心其他进行中的项目是否存在问题,」哈里斯表示。
近日的豪雨在中国南部和越南等广泛地区造成了洪水灾害,这也是此次溃坝事故的导火索,该水电项目的合作方包括SK工程与建筑公司(SK Engineering
& Construction Co.)、泰国的肋武里府发电控股公司(Thailand’s Ratchaburi Electricity
Generating Holding Plc)、韩国西部电力公司(Korea Western Power Co.)以及寮国政府。
据SK工程介绍,工程师们为防止大坝坍塌努力了近24个小时。但持续的暴雨导致项目的副坝垮塌。
据官方的巴特寮通讯社报道,此次位于寮国东南部的阿速坡省的溃坝事故导致洪水吞噬了许多村庄,逾6000人无家可归,数千人失踪,至少20人死亡。
据澳洲国立大学的公共政策教授巴尼(Keith
Barney)介绍,去年下半年,寮国中部的赛宋本行政特区也发生过一次溃坝事故。「工程标准和监管流程似乎有待改进,」巴尼表示,「现在应该是为寮国飞速扩张的水电项目按下暂停键的适当时机。」
《湄公河:动盪的过去、未定的未来》(The Mekong: Turbulent Past, Uncertain
Future)一书的作者奥斯本(Milton
Osborne)认为,政府会表示遗憾,但应该不会停下脚步。他说,按照目前的计划,将在湄公河及其支流上建设多达120个水坝,其中多数都在寮国。
「在寮国,支流水坝快速扩张的背后是该国立志成为『东南亚电池』的决心,」奥斯本说,「他们会打压任何利用此次事件敦促他们更改计划的企图,并会继续在湄公河流域修建更多水坝。这是个贫穷的国家,他们没有太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