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聚焦】美国和墨西哥周一(27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分歧达成共识后,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再成关注点。
《华尔街日报》引述消息称,中国仍不让步的主要原因,是中方最不接受在美国的要求下,改变产业政策。
美国和墨西哥周一(27日)宣布,两国就贸易协议谈判达成共识,美国总统特朗普更扬言要即将拉拢加拿大,商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新版本。而在7月25日,美国亦与欧盟达成协议,同意解除关税、贸易壁垒及补贴。
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Larry
Kudlow)日前接受美国传媒CNBC访问时指出,现时美墨之间加强合作,美方与欧盟的合作也开始更趋频繁,言论暗示中国愈来愈受孤立。而于上周举行的中美副部长级贸易谈判,亦是「各说各话」,无甚成果。
《华尔街日报》上周四(23日)引述知情人士称,在中美贸易谈判领衔的国家副总理刘鹤把美方的要求分为三类,首先是要求中方增购美国商品,属于可马上解决的一类,约占30%至40%,第二是涉及市场开放,包括增加外资在国企占比和放宽权限,同样约占30%至40%,第三是要求中方改变工业政策,包括停止补贴、禁止干预美国数据公司和强制技术转移,约占余下的20%至40%。
报道指出,由于国家安全与政治因素等原因,中方最不接受第三类要求,北京政府又强调没有强制美国公司进行技术转移。而美国官员指,北京不能理解美方要求的优次,特别是在保护知识产权这层面。
美国媒体引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称,「中国觉得若再履行大让步,而且再作新的大让步,只会使特朗普更疯狂,中国更被动。」
继上周四(23日)美国针对价值16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后,下一轮美国拟对价值2000亿美元中国货品征收25%关税的听证会,料最快于9月6日结束。北京政府周四(30日)叫停原定在北京举行的彭博经济论坛,分析指或因与贸易战升温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