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蓝雨
以10月最後一天的政治局會議為標志,中國經濟展開新的變局,這一變局其實是兵分兩路,一路在國內,以救市和救民企為核心內容;一路在國際,焦點在化解中美貿易戰和改善中美關系上,兩路均是轟轟烈烈,影響深遠。
判斷中國經濟目前出現的變局,說國內變局高調,在於其一下子升到最高規格,最高領導人出來講話,國務院常務會議作出重大政策調整,然後是金融領域的跨部門聯動,接下來正開始地方呼應階段。皆因中國當前形勢嚴峻,對內經濟增速放緩,加上貿戰的影響浮現,令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不得不調整政策,去槓桿變成穩槓桿,穩就業穩經濟成當前急務。
中國經濟的走向,由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作出的形勢分析後,拍板評估改變,由穩中有進變為穩中有變。說到底,中國并不愿意打貿易戰,從這幾個月數據看來,貿易戰的負面影響逐漸浮現,而最壞的情況還未出現。有北京智囊傳出,對於中美貿易戰最新定調有四點,一、底綫是不全面沖突全面對抗、紅綫絕不退讓;二、努力尋求解決又不急於解決中美貿易問題;三、不抱希望美國會讓步;四、不打所謂冷戰,承認與美有巨大差距。
國際部分,從東盟峰會,到APEC峰會看均貫穿中美角力這條主線。東盟峰會,美國副總統彭斯與中國總理李克強圍繞南海問題交鋒;APEC峰會,彭斯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圍繞一帶一路(包括南太平洋)話題交鋒。美國對華立場十分強硬,對二個峰會產生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如菲律賓稱要復查中國投資,馬爾代夫新總統轉肽等)。這讓人更加關注即將舉行的G20峰會以及期間舉辦的習特會結果如何。
與彭斯毫無外交禮貌的指名道姓相比,習近平主席是婉轉的不點名批評美國,符合中國人的傳統文化習慣有所克制之余,也有希望化解爭端的愿望及避免影响习特会气氛。
事已至此,相信中國對中美關系一定已經做出調整。因為總體形勢已經有所不同,如美國政治的演變、中國經濟的走向等。
所謂美國政治的演變,在於美國中期選舉的塵埃落定。目前北京的美國問題專家,雖然賽前預測和賽後總結,都有重大分歧,但有一點共識,就是議會的兩院兩黨分立,令特朗普施政更加困難。於此會有兩種走向,一種是美方朝野聯手炒作中國威脅論走極端,中美關系進一步惡化,一種是兩黨著眼於未來總統大選開始新的內斗,中美關系被放于次要位置而緩解緊張。
根據觀察,這次中期選舉選民最重視的議題,均集中在國內問題,特朗普要爭取連任,這兩年必要集中精力搞好經濟,中美貿易戰打下去,減稅若被民主黨扯後腳加上加息,美國經濟很難避過逆轉之勢,特朗普之前聲稱打貿易戰令美國得益幾多,只是空話。中國牌可刺激民情一時,長打下去未見有效。若與中國達成妥協,大幅改善兩國貿易逆差,可以收割成果令民意支持度增加,一方面有籌碼應對民主黨追殺,也為競選連任增加助力。
或者這正是特朗普近日放軟姿態,稱華府無意對中國貨物加徵更多關稅的原因。
但詭異的是,美國副總統彭斯卻一再強硬,毫無讓步的跡象。特彭兩人表態大相逕庭。
外界多認為是特朗普唱紅臉,彭斯唱白臉,二人聯手逼中國讓步。但筆者細想一下,事情未必如此簡單。
彭斯一直有“影子總統“之稱,未來二年對特朗普取而代之的野心肯定存在,換句話說,彭斯未必想特朗普打好經濟牌贏取民意,他的如意算盤應該是不損害共和黨選情的情況下取代特朗普,參加2020總統大選。筆者的懷疑理據如下:
一前段時間那封爆白宮內部不和逼宮特朗普的匿名信,極有可能出自彭斯之手(媒體舉例文章有的用詞是彭斯曾經所用);
二彭斯10月4日在華盛頓發表的“冷戰宣戰”,仿如總統般,令外界質疑其有取代特朗普的野心;
三也是最直接的理據,特朗普多次詢問身邊的人,詢問關于彭斯的忠誠度問題。說明兩人存在裂痕。不排除特朗普認為那封匿名信就是彭斯所寫。
筆者認為,白宮的反華鷹派團隊領頭羊不是納瓦羅,萊特希澤,保頓,博明等,而是彭斯。而彭斯在東盟峰會和APEC峰會的表現,一是墊定其白宮鷹派領袖的地位;二是打擊白宮的少數鴿派;三是迫使特朗普繼續走鷹派路線,令其難以在中美關系中讓步。第三點還有讓特朗普無法在習特會妥協的用意,間接破壞習特會,彭斯可謂十分齷齪。
實際上,從原定訪美為習特會鋪路的劉鶴,改變行程轉飛阿根廷,與美方的貿易代表在那見面,相信就是彭斯意圖破壞習特會的結果。
其實,特朗普的表態與彭斯的表態大相逕庭,還反映出白宮鷹鴿之爭。
白宮對華釋出矛盾信息,凸顯鷹鴿分歧大,已经白热化。特朗普汲中期選舉教訓,希望盡快與華解決貿戰紛爭,以便聚焦選民最關注的國內議題,爭取兩年後連任勝算。以財長姆欽為首的鴿派,著重經貿利益,自然支持習特會能取得成果。鷹派卻想用關稅一次過打壓中方經貿、政治和長期崛起的問題。
鷹派納瓦羅9日指責華爾街的「全球化精英」企圖向特朗普施壓,迫使華府與北京達成貿易協議。指控他們成為「未登記的外國代理人」。惹來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的抨擊,庫德洛直言「納瓦羅發言不代表總統,亦不代表政府。」他甚至說,「他的言論離譜,沒有得到任何人的授權。我實際上認為他對總統造成極大的幫倒忙。」有指特朗普對美國的貿易逆差問題如此執著,納瓦羅正是背後最煽風點火的顧問。之前納瓦羅毫不遮掩地抨擊財長努姆欽也遭到庫德洛嘲諷。庫德洛對納瓦羅的批評再次暴露總統經貿團隊的分歧和矛盾。
顯示特朗普未來執政需要在鷹鴿之間有所取舍,否則鹰鸽撕裂或影響2020大選。偽中國通納瓦羅極有可能被祭旗。而特朗普與彭斯也存在這一分歧。
當然,美國鷹鴿互咬,鹰鸽乱飞,最終還是要看特朗普。特明白閣員分歧大,前段關稅戰施壓取得一定成果,故續採兩手準備,在習特會前向對手極限施壓,藉此迫中國更易讓利。此舉成功迫使北京對美提交書面回覆,華府堅稱中國讓步不夠,但可繼續磋商。
盡管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預定本月底G20峰會期間會晤,惟是否意味貿易戰「乍現曙光」,卻仍有待驗證。外界普遍認為,中美存在結構性矛盾,要找到兩國利益的中間著墨點、阻止貿易戰滑向更壞境地,難度相當高;習近平今次親自披甲上陣、形同坐上談判席,需冒很大的政治風險。
經歷連月貿易戰後,中美高層似乎都有意為緊張局面降溫;兩國高層互送秋波,不僅為恢復對話創造空間,也為習特本月稍後的會晤改善氣氛。早前彭博社曾報道,特朗普已指示高層官員凖備中美貿易協議的草案。
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只要達至公平,愿意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幾乎同一時間,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在新加坡舉行的論壇上表明,中方愿意與美國磋商,努力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貿易解決方案。
今次中美在貿易戰上能否獲得妥協,最重要看中國交出的清單是否令特朗普有下臺階。特朗普16日在白宮告訴記者,中國已將一份項目清單送來,中國有意解決與美國間的貿易緊張關系,美國政府也可能不必進一步課征關稅。不過,當時特朗普表示,中國提出的這份內含142個項目的清單雖然已經相當完整,但“有4或5個重要項目漏掉”。特朗普表示仍不接受這份清單。
美方在貿易戰提出4點,包括貿易逆差、開放市場、知識產權及「中國制造2025」,特朗普曾把中方削減2,000億美元貿易逆差作為談判的核心議題。其實,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中國只要增加美國能源進口,已足以令逆差大幅下降。
所以,關鍵還是在「中國制造2025」上。美國不可能阻止中國在科技研發的步伐,中國可以不提或換一種說法,這需要雙方以政治智慧去排解。
特朗普在中期選舉結束后聲稱,中國已放棄「中國制造2025」,中方至今未發任何評論。有人評估,中國雖然不會放棄以國家力量發展高科技,但可以只做不說,令美國有下臺階。然而,以目前美國國內政治氣氛及白宮團隊鷹派之強勢,特朗普未必接受一種模糊言詞的協議。
習特會結果如何,中美政界及商界有不少預測,有悲觀、有樂觀、有人估計會有成果,也有人預料談崩的機會不小。
但如果作全面評估,中美要結束貿易戰的可能性很低。有二大難關:
一是中國不會放棄以國家力量發展高科技的基本國策和基本制度。這種意志,如同上世紀中國勒緊褲頭研制出原子彈一樣。
二是美國朝野已經形成對華強硬的“政治正確”,加上白宮鷹派占上風,中美關系正如基辛格所言,很難再回到從前。
11月7日,中國最高外交主管楊潔篪表示,中美兩國官員應妥善管控分歧,精心做好準備,確保兩國元首阿根廷會晤取得積極成果。
9日,中美重啟外交安全對話,經貿本不是中美外交與安全對話的主軸,但中方抓緊機會在習特會前重申中國希望就貿易問題談判的立場,而美方則未就經貿問題多作表態。
其次,有評論對習特會抱樂觀態度,皆因特朗普在國內面對民主黨開辟的新戰線,按理應該減少外交上的敵人,與中國和解,結束美中貿易戰,把精力和焦點重新放在國內政策上。但這或是中國人的一廂情愿想法。
美國對華強硬基調已經形成難再改。理據如下:第一對華強硬是特朗普團隊的基本盤;第二美國朝野已經形成對華強硬阻止超越美國的“政治正確“;第三特朗普可以利用更強硬的外交政策來轉移對國內挑戰的關注;第四,共和黨不想降低條件接受中國妥協后造就民主黨多一條戰線向特朗普發動攻擊;第五,特朗普發動貿易戰的建立的反華形象受損(靠此拉票)。
所以,于情于理都找不到特朗普政府對華放軟姿態的主要理由。
有指習近平今次答允與特朗普會晤,中方此前肯定與美方有大量「桌下」的接觸,摸清特朗普政府的真正意圖及訴求,并獲雙方官員確認。因此,一方面,特朗普在習特會上搞「突襲」逼中國接納「城下之盟」的機會很低,另一方面徹底談崩的機會也不大。
關鍵是過去特朗普政府的談判風格是善變、態度飄忽難測。最典型例子是中國副總理劉鶴團隊經歷5天磋商,中美公布聯合聲明,劉鶴更稱此行最大成果是雙方不打貿易戰,同意不互增稅。詎料美方隨後在毫無先兆下「變臉」徵稅。目前恐怕沒有人能保證這一幕不會重演--誰知道特朗普會否在習特會後,即「變臉」宣布加碼制裁中國。所以中美互信是另一個大問題。
在此前提下,監於今次是習近平親自登場,直接與特朗普交手,預計中方將更嚴密防范會談出現狀況;因為一旦談崩,不僅有可能令中美關系惡化,更牽動習的管治威信,這種政治風險不能輕視。
按形勢會面結果的三項情境大致三種,最大機會是雙方磋商理想,為未來商討留下框架,甚至延後徵收關稅。
第一種情景:談判順利,貿易戰完全解決。這種情景發生機率較低。前面提到的二大難關有分析。
第二種情景:達成大方向的框架協議,細節繼續討論。這發生機率最大。即美國延遲上調關稅稅率(原定於明年1月1日把貨值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關稅稅率提高至25%),并在未來數月繼續與中方就貿戰細節討論。
第三種情景:談判破裂,中美關系進一步惡化。這種情景發生機率較低。美國中期大選已結束,特朗普勢將施政焦點轉為民生、國內經濟等議題,有利貿戰談判,美國經濟好,無法令特朗普贏得更多選票;但未來經濟轉差的話,卻肯定令他流失選票。特朗普面前放著一個不能否認的現實,就是貿易戰對美國經濟的損害正在浮現。同樣地,中國方面的經濟數據未如理想,若在貿戰上仍取強硬姿態,將拖累經濟表現。因此在最新形勢下,雙方均有需求,「習特會」談判破裂、貿戰局勢再惡化之機會微。
考慮到由叫陣至開戰,中美貿易戰已經快近1年,特朗普確有足夠動機及誘因,暫時接受中方開出的條件,好讓自己宣稱美方取得階段性勝利,在支持者面前耀武揚威。
而習特會后需要關注的是,誰將實際主導華府經貿談判團?究竟是納瓦羅口中的美方唯一談判代表–貿易代表鷹派萊特希澤,還是向來重視實際利益的鴿派努姆欽?
萊特希澤早前認為,美國需繼續徵收關稅,才能讓中國作出必要的讓步。
雖然美國仍計劃明年1月1日起,將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關稅稅率,由目前的10%提高至25%。然而,從這兩年的觀察可見,白宮的經貿政策,還是要特朗普一錘定音。
就算中美此次能在貿易戰上妥協,也不代表中美關系從此入坦途。一則美國對華政策已全面轉向,在地緣政治下仍會不斷挑戰中國;其次,不排除特朗普在國內問題焦頭爛額時,又打中國牌以轉移視綫。
換言之,中美貿易戰有可能減速,但剎車則機會不大。
華府近日屢就南海議題大做文章,特別是彭斯的言論不能說是他個人看法,起碼代表白宮鷹派團隊。反映美國為了壓制中國崛起,早有一套全方位策略,可按需要時松時緊。
中國對貿易戰的大策略,需做好多手準備,一是部分讓步穩住美國用空間換發展時間,代價以錢為主;二是積極參與國際貿易協定新規則的商定,防止被美國孤立;三是促進多個自貿協定;四是按部就班推行基本政策。
(2018.11.19貓眼社評 撰文:華人電子日報《熊貓時報》澳洲版主編,知名時事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