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黨攻下佛羅里達 特朗普連任添希望

【熊猫聚焦美中选举】今屆美國中期選舉,同被視為選民對特朗普上台近兩年政績的公投,並用以評估他於2020年大選的連任機會。雖然兩年的時間看似很長,但大選前哨戰早已展開,地點更是兩年後的兵家必爭之地--佛羅里達州。

""

周日,參議院佛羅里達州一席終有結果。經過數次機器及人手點票後,共和黨的斯科特(Rick Scott)守住首次點票的「勝利」,令佛州參議院席位,與同樣鬥得難分難解的佛州州長一職,一同落入共和黨手上。

斯科特及州長德桑蒂斯(Ron DeSantis)分別以0.12及0.41個百分點,即相差約1萬及3.4萬票,險勝民主黨對手尼爾森(Bill Nelson)及吉勒姆(Andrew Gillum)。

佛羅里達選舉結果(2018)
參議院 得票率   得票率
共和黨(斯科特) 50.1% 民主黨(尼爾森) 49.9%
州長      
共和黨(德桑蒂斯) 49.6% 民主黨(吉勒姆) 49.2%

佛州之戰於中選後10多日才有結果,主因當地選舉法規定,勝負差距少於0.5個百分點,必須重新點票。

怎知重點過程再遇阻滯,布勞沃德(Broward)及棕櫚灘縣(Palm Beach)兩個大縣同因點票機問題,致重點進度受阻,選舉主任直言無法在上周四(11月15日)限期前完成。

由於民主黨於這兩個佛州大縣的支持率高達7成,特朗普及共和黨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不過,所用方法卻令人不敢恭維,先是攻擊對手作弊及當地選舉部門不公正,其後甚至無視選舉法,要求盡快承認首次點票的結果。

 特朗普(右)選前為斯科特(左)拉票

特朗普對佛州之戰如此上心,除了因為參院一席都不能少外,更因對於他及共和黨而言,佛州才是大選中最重要的搖擺州,甚至面對住「攻不下佛羅里達,只能4年後捲土重來」的殘酷現實。

過去一世紀,確實沒有共和黨人,能在輸掉佛州下入主白宮。

記得2000年的小布殊(George W. Bush)嗎?他正正憑着佛州這29張選舉人票,以5票之差擊敗戈爾(Al Gore),成為多年來第4位全國普選票較少、卻贏在選舉人票的白宮主人。

不過,當年這29票得來不易,同樣因為勝負差距太少而需要重新點票,又同樣因為機器問題而無法趕及死綫,最終小布殊一方入亶阻止點票無限期延長,獲最高法院以5比4判定勝訴。

美國總統大選向來是搖擺州之爭,隨着共和、民主兩黨的政治路綫分歧愈來愈大,中間路綫已無太多生存空間,更令搖擺州的重要性愈來愈高。

這遑論扣除兩黨的基本盤後(同為188票左右,亦有指民主黨多數票),於12個搖擺州中,佛州的29票已經等同三分一選票,遠高於次席的賓夕法尼亞州(20票)。

美國大選10大搖擺州
州份 選舉人票(張) 2016年大選勝負 勝負差距(百分點)
密歇根 16 特朗普 0.3
新罕布什爾 4 希拉莉 0.4
威斯康星 10 特朗普 1.0
賓夕法尼亞 20 特朗普 1.2
佛羅里達 29 特朗普 1.2
明尼蘇達 10 希拉莉 1.5
內華達 6 希拉莉 2.4
緬因* 4 希拉莉 2.7
北卡羅來納 15 特朗普 3.8
亞利桑那 11 特朗普 3.9
*並非勝者全取所有選舉人票的州份

自2010年中舉以來,兩黨候選人於佛州的得票率差距不多於2個百分點;2016年大選,特朗普便險勝希拉莉1.3個百分點,即不足12萬票。

難怪有政黨人士表示,佛州的民意時時刻刻在變,既不屬紅營,也不屬藍營,而是未到選舉結果公布一刻,亦未知鹿死誰手的紫營。

本系列上周「2020大選繫於特朗普價值觀」一文曾提及,若果共和黨兩年之後,一如今次中選輸掉賓夕法尼亞、密歇根及威斯康星3個搖擺州(共計46票),根本不夠票續掌白宮。

""

毫無疑問,特朗普要有戲唱下去,首要任務就是守住佛州,之後再尋求於賓、密、威3州中扳回一城,否則,任何連任的計劃也是空談。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