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蓝雨
一如以往,一切毫无先兆。中朝官方在朝鲜领袖金正恩踏足中国土地後,通报他访问中国4天;但此访跟以往不同的是,适逢金正恩1月8日36岁生日,令他此行披上一层不平凡的意义——中朝抱团取暖,应对美国的压力。
根据公开资料,金正恩据信於1983年1月8日生於平壤,他7日至10日访华,意味他8日会在中国度过36岁生日。虽然也有指金正恩生於1984或82的说法,其真实年龄仍有争议,但其1月8日生日的说法,基本获广泛转述。
金正恩第四次访华时值中美贸易谈判正在进行,第二次特金会也将召开之际,坊间普遍推测金正恩今次访华旨在同习近平协调对美战略,令双方都可在谈判中占尽优势。
自2018年3月首次访华以来,金正恩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四次到访中国,无论在中朝关系或是全球外交史上,都极为罕见。与此同时,两人四次会面均为金正恩主动前来,更打破朝鲜领袖一贯「高高在上」的形象。另外正值金正恩的生日,选在这天来访北京,更体现其对中朝关系的重视。
第四次访华,朝鲜有三层考虑。
其一,平壤政府重视中朝关系
金正恩虽然已跟美国打开了对话窗口,但在地缘政治、国家安全、乃至经济改革等领域,都仍要依靠中国的支援;而中国亦乐意与朝鲜延续「血盟」关系,以跟特朗普谈贸易时,有更多筹码。金正恩时值生日还「不辞劳苦」访华,正可凸显与中国一道,极为看重中朝友谊。
其二,金正恩增加「特金二会」筹码
美国与朝鲜正商讨美国总统特朗普与金正恩的第二次会晤,地点据信可能在越南,这次会晤很可能要敲定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具体路綫图。由於事涉朝鲜政权安全、平壤对特朗普也有猜疑,金正恩是次访华,显然要凸显中朝盟友关系,作为与特朗普谈判的筹码。
事实上,金正恩去年和韩国总统文在寅历史性会晤前夕,就首次访问了北京;在与特朗普会晤前,他又再次来到大连。如今访华,动机同出一辙。
其三, 弃核为经济发展铺路
这一点很值得一书。
凡事皆分手段及目的。朝鲜历经二十余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发出实战能力的核武器,并非目的;金正恩敢於下定决心踏上弃核之路,也不可能是目的(值得指出的是,在一开始各界均质疑金正恩弃核动机时,笔者就判断应该相信金正恩会弃核)。无论是早期研制核武器,或是如今放弃核武器,其目的皆在於令国际社会正视其地位,令其获得经济发展的空间。而去年首次特金会上,特朗普同意保障朝鲜安全,亦表态将协助其经济发展,可见平壤战略的成功。
在安全问题得以逐步解决的基础上,金正恩四次访华除了谈及无核化及中美朝政治议题,亦将经济发展摆在相当重要的地位。去年3月他首次访华时便参观了中国科学院及北京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两人随後的「大连峰会」除了谈到首次特金会的细节,亦讨论中国「复兴东北老工业区」战略。而金正恩第三次访华公报更提及中国高兴看到朝鲜决定重点发展经济,支持朝鲜「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某种程度上来说,如今的中国及韩国之於朝鲜;正相当於改革开放时期香港之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香港向中国提供大量外汇资金,以「先行者」角色证明大陆保障外资投资的决心,令其他国家资本敢於进入。香港亦带去大量当时相当先进的管理制度。尽管有所争议,如今中国的土地及房地产交易制度,以及股市交易制度,皆仿照当时香港制度而设。
如今朝鲜,想要踏上改革开放之路先要闯过两关:其一,如何说服外国资本进入朝鲜;其二,如何为经济开放打造配套的政治制度。对前者而言,政治关系上较为亲近的中国;以及早前积累相当投资经历,且同文同种的韩国,显然是平壤首阶段争取的目标。
至於制度层面,金正恩上台後加紧集权,且在对美谈判时多次提及「保护朝鲜政权安全」,亦清晰表明其改革开放不可逾越劳动党及金正恩掌权的底线。中国改革开放後,尽管经历几轮震荡,但政府的把控能力却日益加深。去年,朝鲜方面派出全部道(相当於中国省级行政区)一把手赴华考察,想必也想借鉴其「成功经验」。
中朝政经军事关系只会更加紧密
金正日时期,朝鲜曾试图将新义州地区打造为「朝鲜的香港」却未能成功:一方面自然由於金正日缺乏经济改革的魄力,仍固守计划经济信条;另一方面也由於当时朝鲜并未妥善解决核问题,包括中国在内的联合国成员国相继执行对朝经济制裁,令新义州这座中朝边境「桥头堡」无法发挥其价值。
由於朝鲜仍未全面弃核,当下仍遭遇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对朝鲜而言,进一步同美国协商,推动无核化进程仍是重中之重。谈判过程中,朝鲜仍需争取包括中国在内周边国家支持;与此同时,由於朝鲜当下对外经济出口仍依赖中国,平壤有迫切需求说服北京放松制裁,为其经济成长提供动力。
无论是短期脱困,或是长期改革进程,朝鲜都难以离开北京协助。这样的趋势也注定,中朝关系在未来将愈发紧密。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一年内第四度访华,相信源於美朝「特金会」有新进展,是次访华便是就此与国家主席习近平交换意见。中国作为居中斡旋的第三方,地位举足轻重。
中方一向主张美朝协商由「双暂停」进展至「双轨并进」。目前朝鲜已暂停核导实验,美国和韩国也暂停针对朝鲜的军演,半岛局势各方正需要进一步「双轨并进」,亦即实现无核化并建立半岛和平机制,北京於此时发挥影响力适逢其时。
从过往金正恩多次访华行程可见,中朝双方互信深厚,最高领导人之间互动频繁,而每一次会面均会推动事态发展,「双暂停」正是成果之一。
对於半岛当下局面,中国一向认为要「解决各方包括朝鲜方面的合理安全关切」,意谓平壤多年来发展核武,正因自觉在东北亚遭受美国及其盟友围堵,饱受「政权更替」的威胁。有见及此,对於联合国安理会所作对朝制裁,中国的一贯底线是要保障朝鲜的基本民生稳定,以防触发地缘政治危机。
中国「应该做的」事情,随事态演变。
金正恩是次访华时机微妙,正值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团在北京展开对华磋商,当中隐约反映中美大格局下有不同议题,而朝鲜核问题重要程度堪与中美贸易相比。中方选择这个时候接待金正恩,正彰显中国将一如既往按自身判断应对国际局势,以「做我应该做的」姿态站在国际社会面前。
然而随着美朝关系演变,中国「应该做的」事情已不止於此。中朝高层多次对话显示,朝鲜有意将国安基石逐渐由「拥核自保」转为「经济自强」,北京亦表明愿意提供相应协助。
对中方而言,这次招待朝鲜最高领导人,不单是要就传闻中的「特金会」给予意见,商讨谈判策略。更为要者,要达致「双轨并进」的目标,长远化解半岛核僵局,朝鲜需要获得核武以外的「安全保证」,而按中朝之间的历史关系和经贸往来,中国必然於此扮演积极而重要的角色。这一议显亦应当会出现在金正恩是次访华的议程上。
一年前,半岛局势还剑拔弩张,处於战争的边缘;突然间,特朗普与金正因在新加坡会晤握手言欢,一切峰回路转。但随後,却似乎又进展艰难,互相批评不断。在朝鲜半岛局势再现崩盘危机之际,金正恩访华,似乎凸出中国在半岛地缘政治上仍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
金正恩在特殊日子和敏感时刻访华,传递出中朝关系稳固的讯号,中朝两国可各取所需、甚至可以说颇有抱团取暖之意味,以应对来自特朗普政府的压力。
美国媒体形容,金正恩在第二次「特金会」前再访华,突显中国和朝鲜的盟友关系,也为中国在贸易战谈判上增加筹码。
据笔者所知,中国已为金正恩设宴庆生,有元老出席,凸显了中朝传统友谊。
(2019.1.9猫眼社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