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眼】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的最新表態,呼應總統特朗普日前強調,如非好協議不會簽的說法,引發外界猜測中美貿易戰會否演變為持久戰。惟這對中方未必盡是壞事,因北京贏得時間,或可順勢以拖字訣反制華府。
首先,戰綫延長總比談崩好,中美在重大議題上仍待解決,所謂欲速則不達,如硬要在短時間內磨合分岐,可能會給國內留下北京在美方施壓下做出很多讓步的負面印象,且容易破壞目前談判氣氛,或將中美推回激烈報復對方的地步。急
另外,外界普遍認為,特朗普急與中國達成協議,是為擦亮政績爭取2020年連任。若中方呼應美方達成協議,則無異於幫助對華強硬的特朗普多做4年總統,令中國承受美方更長時間的施壓,這對中國戰略發展非常不利。
第三,美國研究機構近期公布的連串數據顯示,特朗普的關稅措施幾乎完全轉嫁到美國國內物價上,卻沒有對外國包括中國出口商的價格產生影響。多位經濟學家曾聯合發表論文寫道,關稅已使美國收入減少近70億美元,估計截至去年底,關稅給消費者和進口商每月造成近45億美元損失。
這些對美國的負面影響,會隨貿易戰綫拖長而變得明顯,這無疑是在壓縮白宮向中國加碼施壓的空間,甚至減少向中國要價的籌碼。
對中國而言,特朗普3月5日已確定延後向中國2,000億美元產品提高關稅,也不新增加徵關稅的商品,保證了貿易戰不會惡化、不會更大地威脅中國經濟。未來主要考驗中國經濟韌性,是否足夠應對長期的不明朗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