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鶴(箭嘴示)在第7輪中美高級別貿易磋商中,再度以「特使」頭銜出席。(互聯網)
【熊貓聚焦中美】中美新一輪貿易談判再現變數之際,中國商務部周二(7日)公布,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將在周四(9日)至周五(10日)率團赴美進行磋商。不過有外媒指出,與以往不同的是,劉今次沒有以「習近平特使」的頭銜到華盛頓,反映雙方達成重要協議的機會不大。另美媒報道,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及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將在周三(8日)率先赴美。
根據中方官方此前公布,劉鶴去年曾3度到華盛頓,但不是每次都用上「特使」的身份。例如去年2月底,他首次赴美進行中美貿易磋商的身份為中共政治局委員、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同年5月,他再次到華盛頓,當時以國務院副總理、國家主席習近平特使身份出席談判。
到了今年1月底的中美貿易談判,劉鶴又沒有了「特使」頭銜;但中國商務部在2月公布中,劉鶴又恢復了「特使」的身份,出席該月21日至22日在華盛頓舉行的第7輪磋商。當時不少外國媒體分析認為,劉以「特使」頭銜出席談判,相當於他獲得了授權,所代表的不僅是中國政府,也代表了習近平,甚到可能代表習簽署一些文件。
另美國媒體周三報道,在第11輪中美高級別磋商,排在議程首位的是美國要求貿易協議中,列出一份中國政府必須修改的法律法規清單,惟知情者指出,中方此前反對將該清單納入貿易協議,但美方認為這對確保中國兌現結構性改革的承諾尤其重要。
至於今次赴美的中方代表團規模,官方未有詳細透露,但報道引述知情者表示,王受文及廖岷將於周三先行率領一個「先遣團」前往華盛頓,而劉鶴則在翌日抵步,並與其團隊下榻白宮對面的一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