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構】全球高管:香港示威影響堪比世界金融危機

【熊貓財經】香港社會動盪已近5個月,絲毫未見緩和迹象,且愈來愈惹起全球關注,尤其是世界各地的企業管理層,最主要原因是香港作為「購物天堂」,同時是內地人購物的窗口,吸引着無數企業進駐。目前外國媒體得出的結論是:「香港陷入技術性衰退,示威影響之大堪比全球金融危機」。

【令人意外的關注:香港】
美國財經媒體彭博社報道,無論是從意大利羅馬出售皮草大衣,還是美國密西西比州飼養的母雞,本財季許多企業高層擔心的一個問題頗為出人意外:就是「香港的抗議活動」。
據彭博社人工智能(AI)模型顯示,搜尋數以千計的季度分析員電話會議和投資者的更新意見,透露的竟然是「香港的示威活動對售賣各種消費品的公司帶來壓力」,這些抗議活動經歷5個月後,幾乎沒有化解的迹象。
在10月整月約2,500份電話會議紀錄中,AI模型確定了數十種與抗議活動相關的討論,相關企業由護膚品到人才招聘,涉及各種業務。結果證明「香港陷入技術性衰退,示威影響之大堪比全球金融危機」。
抗議活動產生的深遠影響,證明香港在中國消費者的通道上扮演特大角色。買家紛紛湧入這座城市,以享受零消費稅和五花八門由全球進口的商品,無論是手袋還是嬰兒配方奶粉。
如今,隨着中國遊客(香港最大遊客群,佔比近八成)不來港,全球企業從香港移出的速度,也隨着這些抗議活動而加速。
【部分公司的憂慮】
護膚公司歐舒丹(L’Occitane)副董事長Andre Hoffman於在10月22日的電話會議上表示,香港一直充滿挑戰,旅遊業也直線下跌。但看到中國內地、南韓和澳門的增長非常強勁,故其中一些業務正轉移到亞太區其他地方。
洲際酒店集團首席財務官Paul Edgecliffe-Johnson於10月18日表示,即使示威結束後,生意也不會立即回來。
奢侈品牌LVMH首席財務官Jean-Jacques Guiony於10月9日指出,香港極有可能需要為目前的狀況付上代價,不只是生意量,更涉及盈利能力。
服裝公司Levi首席財務官Harmit J Singh於10月8日稱,香港示威活動影響交通,並導致公司的一些門店要暫時關閉。
鞋業公司Crocs主席及行政總裁Andrew Rees於10月30日表示,旗下香港門店受到重大影響。
招聘及獵頭公司PageGroup於10月8日稱,香港社會動盪影響到客戶的信心。
【香港「苦日子」仍未結束】
事實上,除了擔心經濟衰退外,已有一些企業管理層表示,無論抗議活動的結果如何,對香港作為亞太區消費中心的打擊可能會持續下去。
根據IHS Markit周二(5日)對大約400家私營企業的調查顯示,日經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由9月份的41.5,跌至10月份的39.3,為2008年11月金融海嘯最水深火熱時期以來最糟糕。這反映面對全球貿易放緩及本土政治動盪,香港不會立即擺脫經濟衰退。
IHS首席經濟學家Bernard Aw表示,持續的政治動盪和貿易緊張局勢,導致商業活動以21年多前調查開始以來的最快速度下降。坊間證據表明,零售和旅遊業仍然受到特別嚴重的影響,隨着新訂單繼續大幅下滑,特別是內地需求錄創紀錄跌幅,企業對前景愈來愈悲觀。
【內地也自顧不暇】
彭博社經濟研究經濟學家萬千周二(5日)撰文稱,根據早期指標顯示,10月中國經濟進一步疲弱,為連續第6個月出現「紅色」信號。
中國官方採購經理指數(PMI)顯示,製造業和非製造業普遍疲弱,意味整體經濟未出現真正改善。
再者,作為「中國出口領先指標」的南韓出口再次錄得兩位數跌幅。日本和歐元區的Markit製造業PMI跌至紀錄低位,美國PMI仍處於收縮區域。另有指標顯示,中國工廠通縮連續第4個月加深,是國內需求低迷的迹象。
雖然中美貿易談判似乎順利推進,但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反映市場對中國的經濟展望並未顯著改善。鐵礦石價格按月下降10.2%,抵銷了9月的10.6%漲幅;現貨銅價也跌。
【新加坡取代香港?他們也擔心】
有不少分析指,香港社會動盪恐打擊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可能被新加坡取代。不過,事實未必如此。
《金融時報》報道,自1965年新加坡獨立以來,執政黨人民行動黨在每次選舉中,都以60%或更高的比例獲勝,但有迹象表明,香港近5個月的抗爭活動,讓新加坡感不安。
有消息指,新加坡一直制訂應急計劃,防止香港抗議活動在新加坡引發騷亂,務求把風險降到最低。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