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全聚德烤鴨店午市只有3個客人,而且只安排一至兩人台。
【熊猫时报讯】內地疫情初步受控,北京卻因境外倒灌的風險持續收緊防控力度。各居民區仍然封閉,街上行人稀少;已獲復工批准的酒樓,因少人幫襯要在門口擺攤攬客。而一紙隔離解除證明,決定着市民所能活動的範圍。這個逾2000萬人口的巨型城市,恢復仍需假以時日。
武漢採訪後3次隔離 窗外北京如空城
由於曾赴武漢採訪,從過年前開始經歷了3個居家隔離期後,記者終獲通知辦理解除隔離證明。在這之前,記者每日與外界最近距離的接觸,要算是陽台的窗戶。由於街上行人稀少,窗外的北京就像座空城。朋友之間的聯絡僅局限於網絡或電話,即使邀約飯局,也多會得到「改天再說」地果斷回絕。
3月的北京春和日麗,沿故宮筒子河邊上的玉蘭花已滿樹含苞,周邊居民區卻全部關閉大門,設立警示標牌,社區疫情防控人員24小時執勤,區外人員禁入。和其他小區一樣,這些老舊社區多通過網絡購買生活物資,偶有出門者也做好全身防護下,盡量採購多日的物資。食肆或紀念品店也基本都貼上暫停營業告示,偶有開店的士多也封上大門,僅留一個窗口,店主將商品擺在窗口着人自取,支付則通過手機過數。
過往熙來攘往的西單和王府井大街,在正午時分人也不多。春節裝飾仍待拆除,促銷台上的許願留言,日期還停在1月初疫情未爆發的階段。雖然大型商場已恢復營業,但卻關閉大部分出入口,僅留一兩個供顧客進出,旁邊則有專人檢測體溫。即便在午餐時分,商場飲食樓層也難見顧客。全聚德王府井店在門口設有外賣攤位,雖然允許堂食,但食客需測體溫並留下聯絡方式方可進入,店內的餐桌也全部改成間距超過一米的一至兩人台。但即便如此,店內食客加上記者也只有3人。
步行街無行人 允堂食無客食
天安門廣場仍是檢查最嚴格的地方,除要提供身分證和過安檢外,還需測體溫及出示解除隔離證明方可放行。平時日乘客量數百萬人次的北京地鐵各站,均循環播放防疫消息,進出也需測體溫,但卻沒有多少乘客。即便是在早晚高峰時段,在客流量最大的中轉站,也可以找到座位。車上的巡防人員在安全巡查外,還會責令摘掉口罩的乘客將口罩戴好。
近日網上有消息稱,3月16日北京居民出行正常化,17日公交正常化,24日結束全市一級響應及輪班居家辦公模式,有序全面復工。但《北京日報》引述北京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稱,網傳內容不屬實。昨日北京公布累計境外輸入確診個案22宗,其中意大利14宗、伊朗3宗、西班牙1宗、英國2宗、美國2宗,顯示北京防範境外輸入形勢十分嚴峻。(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