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型冠狀病毒全球大流行令國際旅遊業陷入寒冬,重挫經濟,部分近期疫情緩和的國家近日蠢蠢欲動打算重開旅遊業。繼日前澳洲和新西蘭研究互相重開邊界、但繼續禁止其他國家公民入境後,波羅的海3國昨日(6日)率先宣布,將於本月15日互相恢復人民往來旅遊,建立「旅遊氣泡」(travel bubble)。德國亦表明,今年夏天國民有機會恢復出國,正與外國商討協作。有部分歐洲國家在研究如何向外推廣,希望當旅遊開綠燈後可以盡快吸引遊客回流。
波羅的海3國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昨宣布於15日互開邊界,建立一個波羅的海「旅遊氣泡」。這將是全球出現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導致各國封關後,第一個同類互相重開關口的例子。立陶宛總理斯克韋爾內利斯(Saulius Skvernelis)說:「我們認同3個波羅的海國家都適當控制新冠病毒擴散,亦互相信任對方的醫療體系。」他說,外國人進入該區,仍將需要自我隔離14天。
德國聯邦旅遊專員巴賴斯(Thomas Bareiß)向德國《每日鏡報》透露,政府正和其他國家商討暑假的旅遊安排。他表示,如果疫情繼續受控,當局有機會在4至8星期後放寬旅遊限制,讓民眾可以出國旅遊,特別是個案同樣下跌的鄰國,主要是駕車可達的國家如法國、奧地利、比利時和荷蘭等,但亦不排除包括希臘著名的小島。
希臘望7月全面開放
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Kyriakos Mitsotakis)向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表示,如果該國本周開始的放寬封鎖措施順利進行,希臘將於7月1日全面開放旅遊市場。世界最大旅遊集團德國途易(TUI)的中國分部近日已恢復其為中國遊客提供的希臘遊套餐。不過,旅遊部長西奥查里斯(Haris Theocharis)表示,放寬旅遊初期會容許陸路旅客而非空中旅客,但開放旅遊的關鍵仍是其他國家,因此必須作外交磋商。他說:「如果德國、俄羅斯或美國政府(繼續)將所有回國者隔離,就沒有遊客會來。」
馬克龍未敢樂觀 稱「言之過早」
意大利每年旅遊收益得2700億歐元(約2.3萬億港元),但受疫情影響,3月大跌95%。文化和旅遊部長弗蘭切斯基尼(Dario Franceschini)表示,雖然政府反對關閉邊境,但仍相信國際旅遊業今夏將大受影響,因此政府傾向加大投資本土旅遊。熱門旅遊點西西里島地方政府撥出7500萬歐元(約6.3億港元)刺激旅遊業,並已開始向國內外旅客提供酒店住宿訂2送1優惠,希望遊客回歸。
法國總統馬克龍態度較為審慎,他周二(5日)表示現時說國民可以出國度暑假實屬言之過早,相信到6月頭情况就會明朗化。他說:「我可以說的是,我們會限制主要國際旅遊,就算是夏天都是。我們會圍繞歐洲,並視乎疫情發展,甚至有可能縮減規模。」
為了協調各國恢復旅遊,世界旅行與旅遊理事會(WTTC)正如G20集團、歐盟等合作,為各國旅遊業界更新指引,並在未來兩星期向各國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