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军队打不了胜仗?

【熊猫时报讯】地面部队主导着印度的军事战略。

自独立以来,印度已经在其不稳定的北部边境地区打了五场战争,而当今最令印度人烦恼的便是其在拉达克北部地区发起的中印边界摩擦。

印度军队显然掌握着大部分军事预算拨款,而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上升,军事人员的比例甚至更大。但是印度是如何使用地面部队的呢?他们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服务于印度的安全利益呢?

本文认为,印度军队——延伸开来,更广泛地说,印度的国防政策——是由正统的进攻教条所主导的。这是一种以大规模军队编队为中心的使用武力的方法,在政治方向上相对自主地运作,寻求对敌人施加惩罚性的代价。

而惩罚性代价通常采取夺取敌方领土作为谈判筹码的形式,尽管印度通常追求战略防御战争以维持领土现状。

关于印度战略的分析性观点

本文在具体阐述印度军队的历史、现状,和建议之前,提出了四个分析性观点:

1. 正统的进攻教义一直是印度军队战时经验、组织和教义的中心

它定义了印度在1965年、1971年和1999年对巴基斯坦战争期间的战略,并自此塑造了印度在危机中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理论的革新,如冷启动学说( Cold Start doctrine),寻求的是优化而非重新思考正统的进攻学说。

2. 自1999年的最后一场战争以来,印度的战略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印度与其对手巴基斯坦和中国之间的核威慑,降低了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但同时也增加了低于战争门槛的军事胁迫。

中国强劲的军事现代化不仅在陆地边界让印度开始忌惮,同时也在印度洋地区、太空、网络空间等新领域构成了印度眼中的威胁。

先进的军事技术正在改变当代冲突的性质,并对军队的组织、训练和作战原则提出了新的要求。

3. 印度军方未能跟上这些战略变化

印度缺乏定期的战略审查程序,军方抗拒变革,文官领导层很少有行使实施改革的意愿。

新的国防参谋长职位已经开始重塑军民关系,并推动其他组织改革,但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印度军队正在重新考虑其正统的进攻理论。

4. 这种教条的顽固主导地位,使得印度军队在国家政策中不再那么有用

正统的进攻理论是有问题的,因为考虑到它强大的对手,印度军队很可能无法夺取大片土地,或对敌军造成决定性的打击。这意味着印度的成本强制策略不太可能帮助其达成军事野心。

并且这一原则要求付出机会成本,降低印度在印度洋地区的军力投射和威慑能力。只要印度军队继续强调其正统的进攻教条,印度军队将继续缺乏早就应该进行的现代化所需的资源。

正统进攻教条的主导地位扭曲了印度的军事战略,使其偏向于打大型的常规战争,并使其装备不足,无法应对除战争以外更可能出现的情况。

在近几十年的几次危机中,新德里在使用军事力量方面面临着一个令人憎恶的选择——要么发动一场重大的常规战争,要么放弃行动。

本文接下来将主要阐述以下几点:

首先回顾印度军事战略的历史,展示印度对地面部队和正统进攻理论的依赖。

其次分析印度战略和学说未能适应的原因。

第三,该报告认为在这种新环境下,印度当前的军事力量用处不大。

最后,文章对印度军队提出了一些建议。

印度军事战略的发展历史

现代印度的军事战略一直由管理北部大陆外围威胁的地面部队主导。

传统上,空中力量仅被用作陆地力量的辅助,而不是一种独立的战略工具;尽管印度有着悠久的航海历史和在印度洋地区的影响力,但它并没有部署重要的海上力量。

从历史上看,强调地面部队是有充分理由的。

夹在两个强大的邻国——巴基斯坦和中国之间,独立后的印度沿着北部陆地边界打了五场陆地战争。

印度对国家影响最重大的现代情节几乎全部是地面部队的行动。这包括1962年对中国最惨烈的失败,以及1971年在东巴基斯坦最著名的胜利。

如今,印度最直接的安全威胁——从查谟和克什米尔北部地区的跨境恐怖主义,到不时越过与中国存在争议的边界——都由陆军和陆军准军事部队管理。

为了处理这些安全威胁,军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军事预算和资源。

尽管印度有成为陆-海混合力量的潜力,但印度的安全政策主要由地面部队主导。

印度的军事力量作用微弱

本文认为,即使面对印度战略环境的剧烈变化,顽固的正统进攻性教条仍然认为军事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作用是微弱的。

自印度1999年在卡吉尔地区及其周边打了最后一场战争以来的20年里,三大战略趋势从根本上改变了印度的安全环境:核威慑使大规模常规战争变得不太可能;中国的军事力量和自信让印度开始忌惮;激进的新技术重新定义了军事技术的现状。

印度的安全政策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考虑到印度北部边境的军事力量平衡,印度不可能在战场上完胜巴基斯坦或中国。如果没有能力施加这种不可接受的代价,印度的军事教义将无法威慑其竞争对手,因为两国都有承担冲突代价的重大决心。

对大规模进攻性军事选择的持续追求也增加了其敌人将依赖扩张性——甚至使用核反击——的风险。

而且,由于这一原则要求部队结构由大型地面部队组成,它将稀缺资源从现代化和地区部队部署中拉走——当印度政府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情况下做出艰难的经济选择时,这个问题变得尤为尖锐。

对于印度军队面临窘境的建议

为了重新平衡印度的军事战略,提供更多可用的军事选择,Arzan Tarapore为印度军队提出了三条建议,旨在要求相对适度的额外资源,并在其他军种或文职官僚机构中产生最小的阻力。

考虑关于胜利的新理论。为了阻止和击败胁迫,印度军队应该考虑重新调整其教义,更多地使用否认战略。它应该更经常地设法使强迫和领土修正主义对敌人来说代价高昂或不可行,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惩罚。

考虑如何成为联合力量的支撑性元素。印度军队将越来越被迫在多个领域和不同战场进行威慑和战斗。因此,军队应该考虑如何在新的任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考虑自身新的战略能力。通过发展更强大的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以及增加远程精确打击的能力,陆军可以对联合作战做出相当大的、不同性质的贡献。

总结

印度和它的军队不能忽视一场大规模战争的前景,或者实际上在两条战线同时出现的威胁。因此,它必须保持进行重大常规军事行动的能力。

考虑到印度边界的长度以及巴基斯坦和中国军队的规模,这将需要维持一支规模可观的常规部队。

然而,印度不仅要为最危险的情况做好准备,还要为敌人更可能采取的行动做好准备。

正如印度陆军自己的陆地战争理论所认识到的那样,灰色地带和混合威胁是当代和未来战略环境的核心特征。应对这些威胁不需要大量的资源投资;反之,它需要重新思考印度传统的正统进攻原则。

正如本文所显示的,印度的规划者和战略家已经开始了必要的讨论。但是,改革继续受到缺乏正式规划程序、军方的组织利益和平民领导的随意变革的种种阻碍。

如果政治领导人把精力集中在虚张声势的短期表象上,却牺牲对现代化的长期投资,自上而下的变革就仍将是不完善的。

在军方内部,印度军队目前通过最近建立的CDS,重组陆军总部和建立IBG展示出显着的改革能力,但这些改革仍旨在支持长期存在的正统进攻理论。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这已经定义了印度军队的武力使用方式。

现代化不仅仅是新的设备和组织;它还包括关于取得胜利的新理论,以及允许对所有冲突做出反应的理论变化。惩罚性地入侵敌人的领土、使用大规模火力在战时很少能奏效,甚至在和平时期或危机时期作为强制性选择时更没用。

如果印度军队继续专注于传统的进攻行动,那么仅仅作为国家安全政策的工具,它将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来源: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