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苹果发布会终于来了。对于科技圈一年一度的春晚,意料之中情理之外的是,这场发布会几乎没有新意。在发布会之前,铺天盖地的“泄密”、“剧透”,就已经放出了足够的信息。虽然各种媒体都在这之前煞有架势的猜测和拆解,但套路我们都懂。
自从乔帮主离世后,苹果越来越不行越来越平庸的调子就没停止过。简中互联网圈一直试图给苹果打上创新乏力、平庸无趣的标签。但操作的招式都非常的有限,除了比较参数,再就是揪住刘海屏不放。但是这些,都逃不开“真香”定律。到了真要花钱买一部手机时,消费者又大都不由自主地优先考虑产品力。
01 乔布斯开创的“非常态”,库克守业的“常态”
乔帮主的陨落,一度蒙上了太多悲情的色彩。让人觉得天不假年,造化弄人。这样一个推动电子产品跨时代变革的人,我们一直期待他能带来越来越多的创新,以至于,我们都忘了,他本质上是个商人。
虽然乔帮主讲起产品和设计来,文艺范儿十足,但是在选择接班人这件事上却无比克制和理性。乔纳森和他的故事,进入传播领域的,绝对比库克和他的要多。但是,乔布斯还是选择了供应链大师库克来掌舵苹果。
但乔布斯的光环,对于一个接任者而言,也是巨大的阴影,因为没有一个接任者可以避开这种世俗的比较。库克作为CEO,需要面对市场更加苛责的财务报表和预期。每一个思考和动作,都会被拿来比较和评论。
△库克和乔布斯
坦率的说,库克做的相当不错。在乔布斯走后的这么些年,苹果如此大体量的一个公司,iPhone业务的出货量和利润,一直保持到这个水平,放眼全球,可以称得上独孤求败了吧。但为什么我们会对苹果的表现越来越“失望”呢?甚至还会有人觉得自己努力几年就能收购苹果呢?
大部分人对苹果的期待,其实是Gucci,而不是一部电子工业品的手机,更看重的是它作为奢侈品的那部分属性。乔布斯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用卖Gucci的方式,卖电子产品。但乔布斯是非常态的,斗转星移到了库克,这一切就变成了常态。
在iWatch的产品策略和销售策略上,库克也在复用这种思路。作为科技产品的表盘,其实已经越来越不重要了,尽管它的科技功能属性还在不断地迭代,但是从商业利润的角度考量,增加它的奢侈品属性,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你会看到 iWatch 的表带越来越奢侈品化了。
02 苹果只是不再迫切需要,激进的突破式创新
苹果没有内卷。只是苹果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再需要突破式创新了。道理很简单,在整个市面上,如果你抛开价格之类的这些纬度,苹果的产品无疑是最好的。只是用户觉得乏味的是,为什么翻来覆去就这样了呢?库克一上来,把设计风格从硬朗拖向圆润。乔帮主说坚决不搞的大屏化,也最终向市场低头了。
△iPhone
这个问题,其实在开篇我们已经说过了。我们总是希望iPhone和Gucci一样,通过这样一个外物,来赋予一些我们所稀缺和珍视的社会属性和意义。但我们也一再强调了,电子工业品和Gucci本质的区别。
当整个手机行业已经变成了如今的存量市场后,不能扩张,或者扩张不显著,其实就意味着没有扩张的价值和必要性。我们对苹果的超高期待,来自于苹果手机前期品牌扩张所爆发的洪荒之力,因为扩张本身就是品牌的扩张。
Gucci可以持续扩张,是因为市场永远不饱和,金钱永远不眠不休。因为它不是大众消费品。
就好比汽车在欧洲,最开始是奢侈品。但福特把它当生活必需品制造和宣传。当整个工业化的水平越来越高,它的价格就越来越低。大众消费品化,追求的就是利润最大化,而奢侈品以品牌代替利润。
而整个市场对苹果的哀怨,更多的来自于,“我把脑子都给你了,你就给我看这个”的沮丧。而友商们的群嘲,更多则像是“你不创新,我们下一步咋抄”的焦虑。
苹果之前的那叫品牌战略,和乔布斯本人绑定是为了人和品牌结合,好讲故事。但这样的公司,本身还是拿产品说话。所以乔布斯那部分肥皂泡泡相对来说有限,因为苹果本质上是靠卖货赚钱,所以就又会引申出一个话题——被夸大的乔布斯和被低估的库克。只是,很多觉得学到了乔布斯精髓的人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只要开好发布会,做好PPT和演讲的控场,以及媒体传播,一个产品就能大卖。可是现实的铁板告诉我们,如果吹牛就够了,那么贾跃亭就是乔布斯。
苹果当然还在进步,配置提升,性能升级,这些都是,还远没到内卷的地步。只是,自古英雄爱英雄,有创新能力才能看懂创新。如果只是一味的比比参数,跑跑分,用这种策略掩盖整体实力的短板,这样的创新才是内卷。
就好比我们不能觉得马车和汽车都一样,只有飞机和马车不一样,因为能飞。这种量变引起质变的思维,可能有时候会影响我们对很多创新认知的局限。
03 苹果也不是一点问题没有
苹果其实是一家非常善于向市场和用户学习的公司。虽然乔布斯说,不用考虑用户要什么,要给就给用户最好的,但这仅限于他开创的非常态时期。
在交互上,苹果开始向安卓学习,在iOS14的版本中,这种学习和借鉴更是大踏步地。但苹果也有自己的坚持,比如在拍照上,苹果努力追求真实,这几乎是被当作价值观一样的存在被贯彻。
但是在快充、高刷等问题上,苹果就显得有点滞后。甚至在拍照功能上,当拍照和社交分享成为手机的第一要务时,苹果应该考虑这个需求的改进和满足——在坚持诚实的基础上,应该给想把自己装进肥皂泡泡的用户更多的选择。手机发展这么多年,随着流量等基础设施的提升,我们消耗在手机上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多。手机从最初会变成身体的器官的延展的预言,已经变成了现实。那么手机电量就成为制约手机发展的一个瓶颈,要么增大电池容量,要么缩短充电时间,快充自然是手机的刚需,但苹果在这一点上一直进展有限。当然,苹果也对外解释过,更多的是基于设备充电的安全性。但这一次苹果还是颤颤巍巍的在官网推出了20W充电头,且降价到了150块。
△失去充电器的iPhone
从iPhone 8开始,苹果就一直在为VR、AR的场景做各种硬件的准备。但是到现在为止,这一块的实际落地应用也依然有限。Max系列,作为生产力工具,到底有哪些想象空间?手机还能有什么延展?也许,我们在喟叹手机越来越乏味的时候,也应该反思我们作为主体的人,我们的在手机上又能发挥和延展出哪些创造力?这种无聊和乏味,是不是因为玩腻了?而玩腻了的深层原因是,我们自身的无趣,导致我们对手机的感知就只能这样了。
很多人在没有智能手表、平板电脑、无线耳机情况下也能过得很好,但他们离不开智能手机。这就是变革性科技产品与其他附加产品的区别。
技术需要进化,它不是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而是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然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苹果没有内卷,它只是在山顶等着友商。当我把自己作为备用机的6s 升级到iOS14时,我只是由衷的感叹了一番苹果系统和设备的一致性、连贯性真好。而抽屉里那些最多用两年就卡到爆的安卓手机,则向我散发着幽冷的光。
作者:深潜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