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美国总统选举中国因素凸显

【熊猫时报讯】在距离投票日一周多的关键时刻,对决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民主党候选人拜登,被揭露通过儿子亨特,涉嫌从中国企业获取庞大利益;特朗普则遭《纽约时报》报道在中国有商业利益。由于对华强硬已经成为美国的政治共识,这一突发状况究竟如何影响民意,让选情更显扑朔迷离。本届美国选举也显示民意撕裂为两三代人所罕见,意识形态对立超越对真相的重视,恐怕削弱美国作为世界民主灯塔的感召力。

随着《纽约邮报》上周独家报道亨特电脑硬盘部分内容,暗示拜登可能利用担任副总统期间的职务便利,非法让儿子亨特向乌克兰能源公司图利后,拥有亨特硬盘的特朗普私人律师、纽约市前市长朱利安尼本周接着爆料,指亨特跟有军方背景的中资企业签订三年协议,每年收取1000万美元的顾问费;并且另外从一家合资公司获取20%股权,其中10%是为某“大人物”代持——拜登被质疑就是该“大人物”。

亲拜登的《纽约时报》则继报道特朗普多年没有上缴任何联邦所得税后,本周再度报道特朗普的企业在中国拥有银行账号,并在担任总统之前的2013年至2015年间,在中国缴交超过18万美元的税款。在特朗普于2018年发动中美贸易战,对制裁中兴举棋不定之际,其女儿伊万卡同一时期在中国成功注册了多个商标。尽管同拜登相比,特朗普似乎还没有直接违法的嫌疑,但在当下反华情绪当道的环境里,两个总统候选人都存在私人的“中国关系”,不无反讽的味道。

虽然普遍反对特朗普的美国主流媒体,对朱利安尼的爆料或视而不见,或以“俄罗斯假信息”一笔带过,但由特朗普于今年委任的国家情报总监拉特克利夫公开表示,没有证据显示亨特硬盘的资料是俄国假造。与此同时,虽然拜登阵营强调硬盘新闻是政治抹黑,却始终没有明确否认硬盘资料不实;拜登本人对此也避而不谈。

中国两边押宝,从大国外交的本质而言,本来就不应该让人感到意外。然而“中国因素”在选前关键时刻横刀杀出,会如何影响选情,观察家却莫衷一是。由于美国主流精英,特别是掌控媒体的自由派,普遍对特朗普深具敌意,外人不易从新闻报道甚至一般民调中获取公正客观的信息。

在朱利安尼爆料后,不少民调仍显示拜登的全国支持率保持领先;但也有民调发现,在决定胜负的几个摇摆州,特朗普似乎有后来居上之势。

本届美国总统选举,非但竞争激烈程度为历来少见,民意的对立更超越了政党竞争的分际,表现出一种不共戴天,你死我活的戾气。经历特朗普主政四年的自由派,痛恨他颠覆了美国民主的规范,大多已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似乎要不惜一切代价拉他下台。保守派则恐惧于近年来日益白热化的“文化战争”,对于渗透自由派的极左势力,倡导反美国传统价值观的种族、性别身份认同政治的做法深恶痛绝,坚信唯有通过特朗普连任,阻止代表极左势力的拜登上台,才能维护美国价值。

双方自认都在背水一战的状态,导致这场总统选举乱象不断——两边都忙于互泼脏水,有意义有水平的政见交锋始终付之阙如。这恐怕是自1960年代美国暴发反越战抗争、黑人民权运动、性解放运动等各种社会动乱以来,最为撕裂的一场选举——而当年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还没能通过智能手机与社交媒体无限放大。面对美国持续加压的中国,自然关注总统宝座最终鹿死谁手;对于旁观者而言,这场选举似乎也改变了美国予世人的民主灯塔印象。在美国把同中国的地缘政治博弈,导向自由民主理念对抗共产极权的意识形态之争的当儿,中国因素的出现,难免充满了反讽的意味。

 

来源:联合早报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