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主正在變味

【论道】繼10月23日台獨立委陳柏惟罷免後,台灣政壇另一場重頭戲即將上演,即12月18日關乎「反萊豬進口」、「珍愛藻礁」、「重啟核四」、「公投綁大選」的四大公投案,這不僅牽動明年台灣九合一大選,甚至被視為總統大選前哨戰。
據多項民調指出,公投案通過概率不小,對此總統蔡英文與行政院院長蘇貞昌等台灣執政高層已陸續表態,卯足全力阻擋公投案通過。

此次四大公投案的議題包括「反萊豬進口」、「珍愛藻礁」、「重啟核四」、「公投綁大選」,主軸聚焦於食安、環保、能源與選舉事務,可以說是台灣民眾對於政社民生最為切身議題的民意表現。

但這場公投的味道已然變調,特別是蔡英文披掛上陣喊出「四個不同意、台灣更有力」;而蘇貞昌則使出民進黨選舉的101招,控訴四大公投是「國民黨配合中國亂台灣」,此外他也將砲火對準「反萊豬進口」,不斷向台灣民眾訴諸若是此項公投通過等於是「得罪美國」、「無法加入CPTPP」云云。民進黨籍台北市議員梁文傑投書媒體,將「美豬公投」定調為「投的是美國還是中共」。

很明顯的,民進黨很巧妙地利用當前國際形勢與地緣格局,把一場關乎是非對錯的「直接民主」,硬是拉抬到了「親美反中」的層級,讓台灣民眾只能在民進黨劃設的虛假選項裏上演「中美對決」。原本應受公評的政策討論,又再一次被政黨鬥爭、黨同伐異的藍綠格局所隱沒。

然而,「民主」是民進黨從黨外時期起家的「法寶」之一,過去也力推具有「直接民主」意涵的公投,作為對抗國民黨政府、追求台灣獨立的有利武器。例如已故的民進黨大老蔡同榮,就因不遺餘力催生公投而被稱為「蔡公投」;而備受民進黨人士敬重的林義雄,也是以推動公投來「反核四」。可以說「公投」一直是民進黨對台灣民主發展歷程,所設置進去的一項必要元素。

如今,蔡英文政府善使「抗中牌」,從當年的頹勢變為「抗中保台」的唯一代言人。面對民意潛在的反撲與憤怒,又吃定了台灣社會內在的「親美反中」基因,完全忘卻自己過去對公投民主的各種寄望和承諾,反而將公投貼上一張「亂台灣」的標籤。台灣民眾對於執政黨的不滿和擔憂,最終還是被變為政治正確與意識形態之爭。

另一方面,過去總是嘲諷國民黨黨內決策「宮廷封建」的民進黨,11月3日中執會通過《2022年直轄市長暨縣市長提名特別條例》,明定六都部分將由黨主席蔡英文親自徵召。此舉等於是身兼黨主席的蔡英文進一步收攏黨內權力、沒收六都初選,令黨內人士砲轟違背民主精神;曾經是民進黨黨員的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也痛批,蔡英文該做法是「投靠撒旦」、「黨內民主已死」,失去了現代民主政黨應有的「民主化」與「制度化」特質。

不久前蔡英文才在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發表文章,向西方精英推銷「台灣價值」,稱「我們的成功是堅定實踐以良善治理和透明度為內涵的民主而獲得的成果」;緊接着在雙十講話中,也把台灣民主視為與對岸「互不隸屬」的精神基石。

問題在於,在民進黨的包裝下,台灣民主成為自我感覺良好的一帖麻醉劑,更成為了「非我莫屬」的民進黨專利,而民進黨對於公投和選舉提名方式展現出來的態度,其發展的軌跡和趨勢也在坐實此前外界對其「民選獨裁」的批評。

民主的價值並不應該是華麗的宣傳詞藻,公投與選舉都不過是令民意上達的一種方式,以便執政者制定方案帶領人民朝向美好生活。當下,台灣民主一面過度側重選舉形式,另一面又深陷黨爭權鬥,整個社會的發展被深深制約。一系列「點亮台灣」的口號,如何面對接下來的台海變局?而即便不提台灣掌控力之外的中美因素,如今這種內耗的方式,又如何改善民生,如何為台灣民主注入賴以致遠的動力呢?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