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論壇熱談中美

【今日点击】「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來臨,內地國際關係討論熱度升溫,9月12日,第七屆太和文明論壇國際關係分論壇就在北京舉行,圍繞「國際格局與秩序演變中的挑戰與機遇」為主題作討論。會上各國學者、多名駐華大使都發表了其看法。記者始終沒能得到提問機會,但也明白了會上眾多學者頻頻提到的「信任」二字。

首先演講的是美國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主席歐倫斯,他透過視像提出中美兩國必須開啟事關核心利益問題的討論,建立一個對於國家安全的共同定義,「構建信任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但兩國也應該建立一個試點的合作項目」。

而如何緩和關係,構建信任,耶魯大學蔡中曾中國中心高級研究員、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前代理助理國務卿董雲裳提出3點建議:「一是避免事事針鋒相對;二是與能夠緩和美中摩擦的其他大國一同舉行多邊會晤,這將比雙邊會晤更加有效;三是通過增加透明度,建立更多信任」。

關係惡化後果 專家學者關注

記者注意到,無論是上午場的主旨演講,還是下午場的專家討論發言,各個專家學者對於地緣政治不斷發展的擔憂,對於中美關係惡化產生的後果,都有前所未有的關注。

馬來西亞前交通部長、亞太「一帶一路」共策會會長翁詩傑帶來了小多邊機制的發言。他表示小多邊機制對於小的和發展中的國家帶來了希望,尤其在全球南方,這種小多邊機制也是外交的架構,它的特點就是強調共同的利益而不是共同的價值觀或者意識形態的統一。但他同時表示,小多邊機制也有可能成為地緣政治的工具,加劇全球治理中的信任赤字,例如美英澳三邊安全伙伴關係等。因此,小多邊主義不應取代多邊主義,更不能成為霸權國家在全球合作團結中打入的楔子。

而對於不斷惡化的中美關係,中國學者都作出了強硬的發言。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吳海龍說:「中國怕過誰?中國該怎麽應對,就怎麽應對。」吳海龍質疑美國對話溝通的誠意:「難道美方提出的『對話溝通』就是為了利用這個渠道以『實力』說話,給中國『上課』,向中國施壓,逼中國讓步,壓中國就範嗎?」他認為「與中國搞壞關係,美國損失的一定比得到的大,處境一定會更困難,走下坡路和衰落也是不可避免的」。

(明报)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