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市场多凶险 逢七必灾莫轻视

 

  【熊猫眼】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但挥之不去的是,金融市场对逢七必灾的担忧。内地经济难扭下行趋势、外围货币环境宽鬆不再、狂人入主白宫,以及欧盟沉疴不起,无不预示着今年环球市场前路颠簸。无奈的是,香港夹在中美之间,货币政策身不由己,投资环境殊不乐观!

  回看前几年,中国经济开始放缓,环球货币环境仍然宽鬆,人民银行可通过大手降准减息来催谷经济。如今,美国踏入加息周期,市场更估计今年加息次数或会超过三次。在美元强势下,人民币一贬再贬,内地走资不断,但通胀蓄势上扬、楼市泡沫处处、公司债务高企。倘为保汇压通胀而加息,势必加重企业融资负担,提前引爆楼泡债泡。投鼠忌器下,人行应对经济下行难再动用下调息口等重药,只能通过回购市场来微调货币供应量。

  本来,美国有能力加息是好事,显示本土就业及经济转强,照理可带动中国的外贸增长。不过,观乎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磨刀霍霍的言论,凸显中国外贸前景堪忧。即使狂人选前威吓徵收四成半关税未必付诸实行,但可以预期的是,挑衅加税、抽秤华企、百般阻挠投资等阴招不断。届时,中美难保不会擦枪走火爆发贸易战。

  更让市场担心的是,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欧盟,亦是一大计时炸弹。受困于民粹抬头、经改阻碍重重、决策叠床架屋,欧盟前途已备受质疑。随着英国求去,意大利银行业告急,加上法国极右翼势力有机会在五月总统大选中胜出,两大欧盟核心国一旦在政治上稍有动摇,市场势必掀起新一轮腥风血雨。

  乐观派或会辩称,当前投资者已饱历风霜,对风险承受能力高。不过,观乎去年六月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时,无不引起市场一轮大震动。现时资本市场与经济严重脱节,但在央妈溺爱下,市场早把风险意识抛诸脑后。事实上,除了八七年突然爆发的华尔街股灾外,九七年亚洲金融风暴,以及○七年金融海啸,初时市场均未予重视,卒之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在三次股灾中,港人均惨受牵连,不少市民身家损失殆尽。

  所谓痛定思痛,如何打破逢七必灾的魔咒,除了各方提高风险意识,做足防风措施别无他法。今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是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一年,也是环球量宽终结、各方开始清算的一年。面对阴霾满布的大环境,投资者还需自我保护,在财富管理上持盈保泰方为上策。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