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时报讯】人称「西环」的中联办换上王志民做大当家,政界关注有关调动会对位处「中环」的林郑月娥新政府有何影响。综合政界人士分析,中联办换上作风相对「低调」、手段相对圆滑的王志民,预料有利于仍处于「新政百日」的林郑政府管治。
政圈流传,林郑月娥与王志民的关系比张晓明更紧密,有关说法难以求证,但未必全无根据。按王志民的从政履历,他06年由福建调回中联办当青年工作部部长时,当时还是公务员的林郑月娥正出任民政事务局常任秘书长,属于对口单位,早有公务合作关系,有助日后中环与西环沟通。
此外,据政界人士的观察,王志民作风相对「低调」,手段相对圆滑,与民主派的关系可能会得以缓和,这对一直希望拉拢温和民主派的林郑政府,或许是一大正面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王志民出身福建,中联办内另一副主任陈冬亦是贯籍福建,有人将此与曾在福建历练的国家主席习近平拉在一起看,认为中央最高层对港政策的方针可透过中联办如臂使指的贯彻出来,而这成为王志民未来工作的看点。
作为中联办新当家,王志民这个名字,香港人或许感到陌生,但其实,这名「西环」新话事人可能比之前历任中联办主任更「贴近」香港,因为他是首位懂说广东话的中联办主任。综观而言,王志民有四大特点,某程度上反映其作风,部分甚至与香港政治生态息息相关。
第一,
懂广东话。建制派内许多人都知道,由于王志民早在二十年前已调来新华社香港分社(中联办前身)工作,学懂了一口颇为流利的广东话,这是历任中联办主任所鲜见,成为其一大特色。过往不时与王志民在公开场合踫头的民建联前主席谭耀宗表示,印象中王志民的广东话「ok、自然流畅」,相信有利与香港各界沟通,「泛民有些人的普通话不是很灵光,中联办主任懂广东话,日后如果有机会沟通,当然会易倾偈啲喇」。
第二,
青年工作「老手」。王志民90年代初被派赴新华社香港分社工作,已经负责香港的青年工作,被调回福建后,06年重返中联办的职务亦是青年工作部部长,所以理论上对香港青年工作有相当认识。建制派「副班长」、曾担任新界青年联会主席的陈克勤表示,他担任联会主席期间曾负责推动香港年轻人内地实习计划,时任中联办青年工作部部长的王志民反应相当积极,协助穿针引线,联络商界及政府部门,反映其青年工作颇为「到位」。
近年香港大型社会运动都由年轻人主导,例如佔领行动、反国教、反新界东北发展计划等,今次王志民出任中联办主任,政界普遍认为这是中央加强香港青年工作的先兆。
第三,
强势领导。早前澳门遭天鸽吹袭,灾情严重,满目疮痍,有传就是王志民主动要求澳门当局,提请解放军出动支援救灾,「提请解放军出营不是简单的事,弄不好会有政治风险,稍为弱势也不敢做」。这种强势作风,会否延续到香港?
第四,拥地方工作历炼。众所周知,张晓明是「秘书帮」出身,一出道便跟随前港澳办主任廖晖的左右,没有在地方当过官。王志民则不同,曾任福建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其后历任厦门市市长助理,福建省出入境验检疫局局长,拥有地方工作历炼,有指这份经历会有利他理解及配合特首林郑月娥改善施政。
与王志民同样出身福建的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卢文端表示,王志民的地方历炼加上在港澳工作系统三大部门做过,非常熟悉港澳事务,是合适的中联办主任人选,「有谁先后做过香港、澳门中联办和港澳办的领导,到现在只有他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