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核组织夺和平奖 成立10年影响大 促禁核武条约

  

      【熊猫时报讯】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昨日揭盅,由「国际废除核武运动」(International Campaign to Abolish Nuclear
Weapons,ICAN)获得,以表彰该组织过去10年来致力让核子武器走入歷史,并成为今年122国签署的禁止核子扩散条约(NPT)重要倡导者。ICAN执行总监费恩(Beatrice
Fihn)对获奖表示感到高兴,认为得此奖项,是向所有国家及核武国家传达信息,继续倚赖核武维护安全,是不能接受的行为。

  诺贝尔委员会主席安德森(Berit
Reiss-Andersen)公布奖项得主时,以朝鲜为例,指大家正生活的世界,使用核武带来的威胁较过去更加大,赞扬这个组织令世人关注使用任何核武会造成灾难性的人道后果,组织并以突破性努力,促使达成《禁止核武条约》。她又表示,世界已就禁止使用生化武器、地雷及集束炸弹等达成协议,核武更具破坏性,但国际仍未以法律禁止,指出未来达成无核武世界的梦想,必须要核武国家参与,唿吁中英美法俄五个核武国家展开谈判,透过协商,逐渐消除世界1.5万枚核武。

  起初以为是恶作剧

  ICAN执行总监费恩昨得知获奖后,与同僚开香槟庆祝。她笑言在诺贝尔委员会公布得奖前接获电话通知,以为是恶作剧,不相信诺贝尔的评审听过ICAN这个组织,最后从电视中听到公布后才相信获奖。她又指出,获奖传达出一个信息,就是不能以核武维护安全为名,让平民百姓丧生于核武之下,其组织将促请更多国家加入禁止核武的行列。

  ICAN先在澳洲发起,一众发起人眼见核武虽受到《核不扩散条约》约束,但拥核国家却得到豁免,故2007年在瑞士日内瓦成立「国际禁止核武运动」,推动国际社会全面禁止核武,希望堵塞国际社会这个漏洞,经过10年努力,已得到逾百个国家及数百个关注人道、环境,以及提倡和平组织的支持,形成一股强大倡导力量,并于今年7月促成联合国以大比数通过《禁止核武器条约》,全面禁止缔约国拥有和发展核武。支持该组织的名人亦极多,包含曾获诺贝尔和平奖的南非大主教图图、约翰蓝侬遗孀小野洋子、名演员麦克道格拉斯等,该组织2012年得到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嘉奖,感谢他们为无核武世界做出的贡献。

  和平奖的得主可获得一枚勋章、一张奖状及一笔奖金,根据诺贝尔基金会公告,今年各奖项的奖金确定调涨至900万瑞典克朗(约868万港元)。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