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党成为台湾促统最大政党
【熊猫时报讯】亲台媒体世界日报刊文,指中共18日将召开19大,香港、美国都出现中共有意在2020或2021年完成“武力统一”台湾之说;台北立委和“国防部长”还争论解放军如攻台,台湾能撑多久。华府智库学者、香港“亚洲周刊”相继有这类臆测,虽有各种理由支撑,却也掺杂商业炒作,未必可信。“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兵者,诡道也”,中共如真有意攻台,何须大张旗鼓加载党章,何况距今仅三、四年,其可行性和利弊得失,很难相信明智的决策者会这么做。
“亚洲周刊”日前刊文,指19大将是中共历史分水岭,习近平成“核心”迈向权力顶峰,“完成统一大业”被视为他的首要任务,是实现毛泽东、邓小平无法完成的中国统一,真正落实“中国梦”。尤其面对2021年中共建党100周年,而台湾整体不振、国际地位低落,国军士气衰颓,蓝绿恶斗分裂,台独新世代更无誓死一战卫独决心,而大陆国力上升,权力集中,最能体现国家意志,使“解决台湾问题”变得可行。
华府智库“2049计画”研究员易思安(Ian
Easton)也出书,指中国拟定2020年攻台的秘密计画,会对台湾发动大规模飞弹攻击、海空封锁与两栖登陆作战,台湾的危险在提升。有学者甚至认为,美国未来几年最大隐忧,在台海冲突可能迅速升级为美中核战。
这些臆测,让人联想1994年台湾曾出版“1995闰八月:中共武力犯台世纪大预言
”一书,描述1995年解放军武力攻台,新书畅销,引发热议。但除了1996年李登辉访美、台湾首次总统直选,中共向台海射两枚飞弹,克林顿总统派两个航母战斗群进入台海遏制,战争并未发生。相隔23年,两岸实力对比、美中台关系都已出现巨变,但台海开战的臆测仿佛历史循环,周而复始重现。
中共19大被外界赋予许多联想,其实该关注的应是19大如何表述台湾问题,以及今后对台政策变化。大陆从“反独”向“促统”倾斜,会远高于动武。因为动武早有“反分裂国家法”规范,写进党章或列入议事日程如画蛇添足,反成累赘。
首先,和平统一仍是北京最高方针。大陆年初之前,曾涌现“现在是武力攻台最佳时机”说法,但后来似被当局阻止,有评论指习近平权力地位愈巩固,反而更能压制鹰派,牢控决策环境单纯化和统一党内声音。
其次,当前中国最优先策略,仍是和平崛起、稳定发展,追求与美国平起平坐。南海伸展肌肉,确保能源进口安全和扩张势力版图,引发国际警觉和连锁反应,并不讨好,是宣示“武统”的前车之鉴。轻言动武将授人中国穷兵赎武、“侵略”台湾等口实,对欲跻身世界领袖地位的中国是自伤。
再者,动武的巨大风险,成则创历史巨功,习近平成就或可追比毛泽东;挫败则中国崛起中断,邀万世骂名。而台湾中程飞弹反击能力不容忽视,假如大陆沿海省市建设全毁,政权一败涂地,变成两岸玉石俱焚,纵然大陆胜了也是惨胜。在维稳仍是重中之重下,动武还有美日“战略模糊”下难预知的连锁反应风险。美国国力大不如前,但台海局势涉美日巨大战略利益,动武将授美日直接介入台湾,根本改变美中日战略和外交架构,甚至推翻“一中政策”的机会,风险奇高。
此外,所谓大陆必胜,很难检验。易思安臆测40万解放军将以轰炸封锁、两栖登陆、岛上作战三阶段攻台湾,都排除美国因素。很难讳言,美中军备实力差距仍大,美国国会月前通过国防授权法案,规定美军舰例行停泊台湾港口。有报导指美国在台协会着手寻找台湾补给包商,显示美舰泊台可能性虽低,却成潜在选项。而两岸和平局面一旦打破,有如开启“潘朵拉魔盒”,后果并非中国单方所能控制。中国实力即使增强,但内政特性使承担风险能力依然低,动武顾忌更多。
综合来看,台湾自诩“不是被吓大的”,但“温水煮青蛙”效应,岛内危机意识空前低落;台湾也可能成美国弃卒,但不到摊牌谁也无法预测后果。而习近平“两岸一家亲”之说并无改变迹象,北京似把政策“惠台”微调为“穷台”,欲藉经济、外交和机舰绕航台湾等,逼蔡政府回到“九二共识”,继续和平交流。各方面看,武统是筹码,并非顾全两岸苍生的可操作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