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后规模最大体系演习 红剑增空军指挥作战力

  

「轰-6K」携神秘吊舱亮相。

「空警-2000」拔地而起。

      【熊猫时报讯】解放军空军「红剑-2017」体系对抗演习在西北某地打响。这次演习是解放军「基地-旅」体制运行以来,空军首次在两个基地间开展战役层面实战化体系对抗,也是中共十九大后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空军体系对抗,演习动员数十支航空、地导、雷达、电抗等兵机种部队,其中代号「战神」的「轰-6K」轰炸机挂载神秘吊舱亮相。

  据军媒报道,今年「红剑」演习创新演练内容、组训模式和评估方法,锤炼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作战筹划水平和指挥应变能力。坚持「重检验不重评比、重实效不重形式、重检讨不重输赢」,引入叫停机制,牵引部队由研究对抗对手向研究真实敌人转变、由关注输赢分数向关注能力短板转变,全面深化检讨反思机制,推动部队提高新时代打赢能力。

  实现预警指挥由地面向空中

  演习总导演景建峰指出,参演兵力要素齐全,层次高、背景实、规模大,全面锤炼和检验基地指挥班子体系作战指挥能力。演习最大程度构建逼真战场环境,实现预警指挥由地面向空中、导入强敌由常规干预向深度介入、加油保障由地面向空中等转变,强化「侦察预警、空中突击、伴随掩护、反辐射压制、随队干扰、远距支援」作战编组深度融合。

  「红剑-2017」演习是十九大之后空军全新组织的体系对抗,首次由基地和基地开展对抗,数十支航空、地导、雷达、电抗等兵机种部队参演。空军参谋部训练局领导表示,演习打破过去空军组织、战区空军指挥班子带部队对抗做法,全面检验深化改革后「基地-旅」体制下部队组织指挥作战能力,是对新体制区域空防基地职能使命拓展后的实践探索。

  从单一兵种向多兵机种转变

  据介绍,「红剑」演习是空军战役层面全要素体系对抗,突出「任务、体系、电磁、未知、对抗、检讨」,全程背对背进行对抗,旨在最大限度提高部队实战能力。经过10多年发展,「红剑」体系对抗已实现从战术向战役转变,从单一兵种向多兵机种转变,从传统训练向信息化训练的转变,已成为空军「含战量」最高的实战化「训练品牌」。

  有媒体关注到参与此次演习的「轰-6K」轰炸机机腹下挂载了未公开披露的吊舱。根据外形推测,有可能是干扰吊舱,用于提高轰炸机的电子干扰能力,增强突防能力。代号「战神」的中远程轰炸机「轰-6K」近期动作频频,包括前出第一岛链、绕台飞行、战巡南海,而到今年以来,空军远海训练频率已发展到一月多次,实现常态化、体系化、实战化。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