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允许外商进入其规模27万亿美元的支付服务市场,这是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进一步开放之举。
【熊猫时报讯】央行3月21日在一份公告中表示,外资机构可以开始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而且将对内资、外资同等对待。央行称,境外申请机构应当在境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作为申请主体,拥有支付业务设施–包括灾备系统,在境内收集和产生的个人资讯和金融资讯应在境内存储。
在中国寻求避免与美国陷入贸易战之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0日承诺保护在中国投资的外商的知识产权。除了要符合严格的本地监管规定之外,进入中国支付服务市场的外商还将面临260多家已获得支付许可证的公司的竞争,例如蚂蚁金服的支付宝和腾讯的微信支付。
荷兰国际集团驻香港的经济学家彭蔼娆表示,国内市场已经相当饱和,有著实力非常强的本土支付服务公司,对于外资公司来说要分一杯羹相对较难,但它们有机会在跨境支付市场展开竞争。她表示,中国人越来越喜欢在海外电商平台购物,这些平台更倾向于当地支付公司。
公平环境
央行在公告中表示,放开外商投资支付机构淮入限制,有助于培育创新驱动的竞争新优势,有利于营造支付产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升支付机构的服务水平。
公告称,一些大型支付机构已经「走出去」面向全球客户提供支付服务;但未提到任何公司。据央行资料,2013年至2017年,支付机构处理的业务金额增长八倍,达到169万亿元人民币(27万亿美元)。
西班牙对外银行驻香港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夏乐表示,通过此次对支付服务领域的开放,中国兑现了进一步开放金融领域的承诺,同时,也对国内支付服务公司的竞争实力非常有信心。
他表示,银行业是真正需要进一步开放的领域,这就要求不仅要清除政策障碍,还要清理无形的障碍。(彭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