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眼】中美贸易战持续酝酿,美媒认为中国领导层人才济济但其实是很迷茫的,因为他们并不了解特朗普,也不知道特朗普为什么要和中国打贸易战。
贸易战极大地挑战了中美关系(图源:Reuters)
《纽约时报》4月13日在题为《特朗普是真的要打贸易战吗?中国领导层感到迷茫》的评论文章中指出,尽管中国的领导层相关人才济济,但中国似乎很迷茫,急切地在被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搅乱的美国政坛寻找中间人。
二十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看到的是美国商界支持与中国的贸易,美国历任总统也都支持这种做法,但特朗普摒弃了这种模式。
全球律师事务所德杰(Dechert)负责与中国高级官员交涉的合伙人陶景洲说,“我的印象是,中国领导层没有充分了解到美国权势阶层反华气氛的严重性。”
陶景洲认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拔了一小群顾问(如王沪宁、王岐山和刘鹤),他们的职业生涯部分取决于解读和处理美国问题的能力,提拔的人数可能比习近平历届的前任都多。但是,许多与他们见面的人士表示,他们似乎对特朗普的迅速决策和贸易威胁感到惊讶和困惑,例如对中国进口商品额外加征1,000亿美元的惩罚性关税。
培训上海高级公务员的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赵杰(音)认为,“中国的专家们不了解美国的现状,他们不了解特朗普,不了解特朗普团队,也不了解其政策来源。”一个原因在于,中国领导层在美国的常用联系人很多都被特朗普边缘化了——他们大多是拥有国际金融和外交背景的建制派人物。
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时殷弘表示,中国官员在华盛顿熟悉的都是特朗普的敌人,特朗普却很讨厌这些人。与此同时,北京也为一些潜在的盟友失宠而感到沮丧,包括首席经济顾问科恩(Gary
Cohn),他反对征收关税,但他在3月辞职了。还有特朗普女婿库什纳(Jared Kushner),由于他家族在中国的商业利益,他似乎在回避这个议题。
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学院的中国官员的学者兰普顿教授(David M.
Lampton)表示,中国人尽管沮丧,但似乎对自己可以“比这届疏远盟友、削弱政治基础的美国政府存在更长时间,以及美国民众对痛苦的承受能力很低而感到满意”。
对于如何应对特朗普的贸易威胁,北京似乎存在分歧。一些精英人士强调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影响,敦促进行谈判;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场争端是阻碍中国崛起的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北京必须做出相应的回应。
北京的政治评论员陈杰人表示,中国目前在贸易战问题上,还是以战为主的这个氛围比较浓厚一些。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3日在推特(Twitter)上,只有在跨太平洋贸易协定(TPP)得到根本改善的基础上,美国才会加入。不过,特朗普在上任开始,却最先宣布退出了TPP。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分析了让特朗普态度大变的原因——TPP是一个“针对中国的协议”。
德媒文章称,TPP协议将是对中国施压的另一个工具,而美国到头来不会受到关税的损失。这也是当年奥巴马(Barack
Obama)政府在进行TPP谈判时考虑的因素,TPP协议的成员除日本和澳大利亚外,还有新西兰和新加坡。因此一直以来,TPP就被看作是针对北京的协议。
尽管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升级,据彭博社4月13日报道,美国财政部于13日发布的关于主要贸易伙伴国外汇政策的报告显示,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没有将任何主要贸易伙伴列为汇率操纵国。
美国财政部在其半年度汇率报告中称,印度最新被加入到美国财政部的观察名单之中,将进行额外审查。而中国、日本、德国、韩国和瑞士依旧在观察名单上,这5国于2016年并加入观察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