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时报讯】北京时间
7月29日9时48分,距离上一颗北斗卫星发射成功不到20天,中国的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再次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执行“一箭双星”任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33、34颗卫星发射升空。
从公开报道来看,卫星经过3个多小时飞行,经轨控和相位捕获后进入工作轨道。后续将进行集成测试与试验评估,并与此前发射的8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进行组网运行。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密集组网年
近年来,中国年度航天发射纪录不断被刷新。2015年中国共进行了19次航天发射,仅次于俄罗斯的26次和美国的20次;2016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达22次,首次突破年发射“20”大关,与美国并居世界第一;2017年实施了近30次航天发射任务,刷新中国年发射纪录;2018年则被视为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密集组网年,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预计将执行以北斗卫星组网、嫦娥四号探月为代表的35次发射任务。
2018年3月30日,8颗北斗全球导航卫星在空间“棋盘”上就位,也意味着北斗全球卫星导航完成了最简系统的部署。而此次发射,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81次飞行,其发射任务是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第5次发射,也是该系统第9颗和第10颗卫星成功发射入轨,该双星是从最简系统迈向基本系统的首组卫星。
中国官方将第一代北斗系统称为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也被称作北斗一号。该系统于1994年启动,由三颗卫星提供区域定位服务,从2000年开始主要在中国境内提供导航服务。
北斗一号当时在工业和军事部门有较多应用,但受其工作原理所限,安全性能上有缺陷,需在地面终端和卫星之间频繁通信,覆盖区域也仅限于中国本土及周边地区。
第二代北斗系统被定名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亦被称为北斗二号,系由6颗静止轨道卫星、6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4颗中地球轨道卫星,共16颗卫星组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2012年完成对亚太大部分地区的覆盖并正式提供卫星导航服务。
第三代北斗系统(北斗三号)于2009年正式启动建设,首颗卫星于2015年3月30日发射升空。其空间段计划由35颗卫星组成,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27颗中地球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自2017年11月5日北斗三号首发双星成功发射,此后接连3次一箭双星发射成载,加速了全球组网进程。
北斗三号采取星间传输、地基传输功能一体化设计,实现了高轨、低轨卫星及地面站的链路互通,按照计划该系统将在2018年覆盖“一带一路”国家,2020年完成建设,提供全球定位服务。
极有可能后来居上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认定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核心供应商分别是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和欧盟伽利略定位系统(Galileo)、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北斗”系统具有短报文通信、精密授时、定位精确、系统容纳用户数大四大优势功能。
作为后起之秀,北斗也是发展势头最迅速,被认为极有可能后来居上的一个卫星导航系统。
长期以来,中国大陆民用的,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位置服务主要由美国的GPS垄断,早前如电子商务、社交网站定位签到、搜寻附近服务等应用都是基于GPS的位置服务。但现在令美国懊恼的是北斗的精度,民用已然可以提供厘米级服务。
北斗三号在北斗二号性能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提升1至2倍的定位精度,达到2.5米到5米的水平,在保留北斗二号短报文功能的前提下,提升相关性能。
引发全球注目的是,北斗三号将增加性能更优的互操作信号,在进一步提高基本导航服务能力基础上,按照国际标准提供星基增强服务及搜索救援服务。同时,还将采用更高性能的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
早前,美国总统特朗普下令组建“太空军”,称美国必须保持太空霸主地位。而在发展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中,中国远远不只着重于北斗的定位功能,其他诸如侦察监视、指挥、协助攻击等“纯军用”能力也在开发中。
在军事领域,近年来北斗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信息化指挥手段,不仅嵌入到各种大型武器发射平台,还广泛应用于单兵侦察和分队作战之中。有英国媒体感慨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更加安全可靠,还将使中国军方的精确打击能力迅速提升数十倍。
北斗的定位精度、授时精度、抗干扰能力等都已与GPS相当,且北斗具备的无源定位和短报文通信功能独门绝技,较之其他导航系统能更广泛地应用于野外作业、突发灾害等场景。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当时在其他通讯失效后就只有北斗系统能以短报文的形式与指挥中心保持联系。
又因北斗和GPS兼容,因而保证了其应用范围如同GPS一样广泛。最为关键的是,这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可以不受限制地自由使用,不用再为他国何时关闭卫星导航系统服务而提心吊胆。显然,在中国拥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之后,美国将会丧失利用GPS系统影响中国的能力。
据悉,美国通过GPS每年从全世界获得的收入是千亿万亿以上级别。随着北斗的竞争,GPS的世界份额也必然随着北斗的竞争而不断降低,除了港澳台地区之外,北斗系统已在巴基斯坦等国进行推广。同时,也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泰国、韩国、澳洲、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开展交流和合作。除了增加选择的灵活性之外,亚太地区的国家亦能享受到比以往更好、更优质、更低廉的卫星导航服务。
随着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的推进,其各方面应用对全球的影响还必将进一步扩大和深入,对世界导航格局也将带来更多想象空间。